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龚彪
[导读]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新课改的深化推行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龚彪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小学,237462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新课改的深化推行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当前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需求,因此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作出相应的改变,以此提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推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理念等呈现多样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的各种教学技术,以此促进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落后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虽然当前时期的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习惯性地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并且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对知识的实践,从而将学生放置在了被动学习的位置,以至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过于依赖教师以及课堂,一旦离开课堂教学环境,便不会主动进行学习,进而丧失了学习自主性,并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实践能力的学生,通常在学习过程中不具备灵活变通的创新思维,从而容易钻牛角尖,以此不仅降低了自身的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活动的展开依托于教学内容,但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如果仅仅只是以教材作为教学内容,那么是远远不够的。但部分语文教师却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教学活动的展开仅仅只是“教教材”,而忽视了知识的延伸性,通常导致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深入理解知识,也影响了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而阻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二、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了不适用的教学方式,那么便会导致课堂教学事倍功半,并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反之亦然。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牛郎织女》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然后整理成教学视频,以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就教学视频在课堂教学前自主学习这一课的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具有充分了解,同时教师在学生课前学习阶段,再布置一些前置性作业,使学生能够在课前学习中有的放矢。而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再以情境教学、表演教学或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断,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再以实践教学,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知知识,比如让学生去搜索牛郎织女相关的神话故事,并通过这节课明确了七夕节的由来。如此一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充分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语文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多数课文均是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所记录下来的真实实例,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气息。同时,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教育教学也不应当局限于课堂,应当从课堂往课外延伸,将教学生活化发展,使学生能够运用生活常识学习语文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升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带学生去长有爬山虎的地方,让学生接触,去验证课文中的描述是否正确,进而让学生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而在其他学科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生活元素,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进而加深理解效果,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内动力
        新课改的推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发挥学生的学习内动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然后再不断开展趣味性探究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在长期影响下,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在兴趣与习惯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学习自主性,也能在学习中获取丰富的学习体验,并促进学习质量提升,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们可以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采用有科学有效的先进方法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正视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去采取有效策略,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教学质量,并以此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文海.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76-77.
[2]耿嘉琦.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