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开放式实验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陈博
[导读]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开放式实验”的课堂翻转模式

         陈博
         陕西省乾县花口初级中学   713300
         摘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开放式实验”的课堂翻转模式,使实验教学能利用信息化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利用这一模式,能更好服务于教学,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也可以解决实验教学中“老师少”“学生多”;“仪器少”“学生多”而引发的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初中开放式实验如何开展呢?总结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如下:
         关键词:开放式   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
一、课前设计准备,发“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主体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否达成目标,除了“学习方法建议”的指导之外,主要依靠“学习任务”来保证。所以学习任务设计要达到一下要求:
        ⑴必须满足达成目标的要求,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以便学生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就能清晰了解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⑵必须把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是任务设计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指的是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可操作性。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向导,所有的学生面对问题,都不会觉得自主学习无从下手。二是培养基于理解的举一反三能力。问题往往反映概念、原理、方法,从解决问题入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和掌握方法,具有举一反三的意义,完成实验也会变得得心应手。需要把问题与操作性任务结合起来考虑。有时候,操作性的任务比例应该大于问题。
        ⑶任务设计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兼顾教学重点、难点和一般知识点的覆盖面。二是考虑知识点之间的权重。对于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来说,很可能需要分解为数个问题才能达到深刻理解。其他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一般只要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⑷提供方便的实验微课,把实验课程的内容浓缩成一个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设计、仪器的使用和组装、实验的操作和注意事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不需要去做任何停顿录完这个教学视频。
        ⑸设计适当的“练练手”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了概念、原理之后,可以提供几个与“任务”难度相当的题目让学生练练手,使其印证自主学习成效,获取学习成就感。
        ⑹公布本次实验开放时间和地点,提示学生提前登记预约。
二、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实验
             实验室开放是做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保障,是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实验、学习的主阵地。实验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内容的翻转,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考虑到学生家里没有相关的实验器材,才将自主学习的一部分放在学校实验室进行,所以课前实验室的开放,是整个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一环,必须保证其顺利实施,因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对于教师开出的实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要在教师课堂授课之前,并且与学生正常上课时间不冲突,每天安排3-4个时间段进行开放,每个时间段不少于30分钟。例如可以安排在来校前、大课间、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或社团活动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实验。
        二是要准备充分,每次开放式实验,实验器材的准备套数应大于实际班级教学人数。例如8年级3班实际人数51人,在准备实验时应准备56套实验器材。


        三是要严格管理,学生实验期间要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进行实验,不允许迟到、不大声喧哗、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按规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实验员或教师要进行巡视管理,对损坏的仪器进行登记,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处理。
        四是要保证效果,开放实验室进行学生自主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部分,一定要保证学生自主实验有效果。例如通过在实验室播放相关实验操作视频、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教师的巡查等方法,提高自主实验的效果。
三、课堂活动检测,交流、讨论实验过程
课堂开放式实验教学,老师们要抓住两个关键词:内化知识,拓展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实施的基本方法就是:检测,实验,作业,协作,展示。
         检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进一步的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因此,这个检测的难度不应当超过自主学习的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这个检测主要是让他进一步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对接下来的学习更加有兴趣,更加有信心,甚至于碰到了困难,他还愿意去攻一下。
         经过检测以后接下来就是课堂实验了,教师力争不占用多的时间讲解。教师可通过适当提问,来了解预习的情况,强调实验成败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一般要求不看教材的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把功夫放在对学生的巡回指导上。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提示观测要点,适时启发提问,激发求异思维;指导学生讨论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以及实验过程中普遍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如节省药品、水、电,爱护环境,仪器药品整洁等。在实验过程中,应全面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重点在个别的分散指导,一般没有特殊必要都不应向全班讲话,以免打断学生各自的实验。
         接下来就是作业,没有作业就没有翻转。但是这个作业必须是进阶的,要体现出梯度性,同时要尽可能去贯彻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作业的重要性。但是,不管你怎样让学生去挑战,给他们什么样的支架,学生还是会有困惑的,有困惑是没有关系,问题是有了困惑你怎么办?
         第四步协作,协作就是要解决前面学习当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协作交流能够解决很多,一个是前面学习当中的疑难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实验当中的问题,可以采取项目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协作、探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怎么去观察事物的现象,怎么去做好记录,怎么分析自己所搜集到的这些数据,然后拿出这个数据一看,结论往往是自己都看出来了。这就是表格的支架的重要性,所以协作学习比个人的单打独斗要强得多。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展示,你在探究当中,到底学的怎么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各个小组派代表出来,推荐代表出来展示,展示现在已经是高效学习的策略。当然一堂课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去展示,因此学习小组推荐代表。这次哪几个组派代表上来交流,下一堂课又是哪几个组,让他们循环得到训练。         
        根据自己的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特别是教师的个人的特长,对这个五步法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甚至可以加一个,减一个都是可以的。那么这样一来,就从原来的合格达到了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不要过分的拘泥于五步法,要根据教学需要灵动的去进行柔性的处理。
四、针对问题再次进行开放实验
        再实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针对没有完成实验任务学生的达标实验;二是对于一些发现新问题学生的提高实验。
        针对没有完成实验任务学生的达标实验,可以独立安排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继续完成实验,也可以随同其他班级在实验室开放时间完成实验。保证每一个学生完成目标。
         笔者认为开放式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当学生在理解时给予引导,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助以促进他们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看完视频,做完课前测验之后。学生课前会产生疑问,在课上进行解答,每当在课上进行解答的时候,因为学生非常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学效果好。        
参考文献:
[1][1]熊春玲, 王卫.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初探[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02):10-12.
[2][1]侯新宇. 初中物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J]. 好家长, 2015, 000(046):P.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