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  赵廷廷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方法的研究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赵廷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白桦中学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方法的研究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上,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良性化发展。为此,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方法的研究为题,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感悟基础上,谈论自己的教学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性;方法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方法的研究中,教师需要改革自己传统教学观和学生观,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的开展教学,这样将会更加契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针对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为此,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方法研究为题,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提高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三个方面的研究中,希望能够整体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提高。
        一、设计精细化课堂教学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精细化课堂教学目标,因为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目标上,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掌控力,才能更好地助力教师引导学生实现预期的目标。为此,那么在设计精细化目标上,教师需要提前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学生不同阶段发展的学习需要,有着清晰的把握,能够从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偏好、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掌握学生客观学情上,将会助力教师产出科学合理的目标。第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了解与解构,并且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上,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两者结合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设计《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一课的目标上,1、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情感上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渗透“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积极践行维护国家利益。教学重难点——重点: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难点: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通过科学合理的目标设计,将会助力教师产生服务目标实现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针对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师预期设计的目标。


        二、建立与时俱进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不在适应当代教育发展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建立与时俱进的理念,能够结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上,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而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在于直观化教学情境表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所以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会提高知识的表现性、趣味性、直观性,更加容易使得学生理解和获得,所以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实现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例如,在教学《做负责任的人》一课的内容上,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设计一个多元化教学过程,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为基础,然后为学生播放四川凉山火灾的报道视频,然后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然后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什么才是负责任的人,在这个图文并茂的教学过程中,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从而为双赢教学的实现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三、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引导性角色,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化学习者,这样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协调化发展。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小组合作的应用,有效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划分不同的小组,这样将会实现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两者兼顾。例如,在教学《预防犯罪》一课的内容上,为了更好地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自己规范自我良好行为的意识,能够真正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那么教师应该通过提取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感悟,从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深度认识。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然后设计相关的教学问题,以问题为教学引导,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在这个自主学习讨论过程中,实现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快速发展,从而也为有效教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研究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喜好上,提高自己的教学针对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根据学生学习反馈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针对性,终而必将实现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宗隆.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2.
        [2]李瀛慧.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8.
        [3]张晴.谈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有效教法的比较[J].长江丛刊,2018(32):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