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李静立
[导读] 幼儿时期,儿童多数在游戏中学习,而小学则涉及了语数英正式课程的学习

        李静立  
        石家庄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050000
        摘要:幼儿时期,儿童多数在游戏中学习,而小学则涉及了语数英正式课程的学习,一下子的转变,更是需要幼儿教师做好准备,帮助幼儿在 学习心理上的一个过渡,因此本文针对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做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为儿童由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并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所做的一些工作。为了帮助幼儿从各个方面做好入学准备,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新时期幼小衔接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幼儿教师充分利用幼小衔接这一阶段,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1 幼儿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1.1 幼小衔接可以全面发展幼儿的能力
幼小衔接是为了幼儿从幼儿园转向小学的一个准备,好品质需要从小培养,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思维方式、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技能,才可以将幼儿发展成为一个全面更好的人。
1.2 幼儿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减轻小学老师的压力
        幼儿时期是小学阶段的铺垫,幼儿教师做好充分的幼小衔接工作,在幼儿园阶段就培养好幼儿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就可以为小学阶段做准备。幼儿教师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小学教师就可以执行正式的课程教育,不需要在为幼儿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而烦恼,从而减轻小学教师的压力。
2 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
2.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人一生中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重要时期就是幼儿时期。幼儿时期,幼儿的年龄越小,习惯越容易养成,此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容易成功。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父母,都不能荒废幼儿的能力,不能过度宠溺幼儿,什么都不让幼儿做,要教给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幼儿学会做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如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物品,按时上课,早睡早起等。例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普及一些生活常识,如上完厕所后如何擦拭自己的屁股,教师可以利用气球,用两个气球扎在一起,充当屁股,将气球绑在凳子上,用纸巾在气球上擦拭,模拟擦屁股,来交会幼儿平时得自理。还可以组织系鞋带活动,让幼儿比赛谁系鞋带系得快,系得快并且系的好的幼儿给予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幼儿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同时还教会了幼儿如何自理。
2.2 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习惯
        而幼儿园时期正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需要把握这一时期,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习惯。

学习中的习惯有正确的坐姿、写字的姿势、握笔的姿势。这些都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事,如果这些幼儿在幼儿园时期都没有做好,那么在小学时期就更难改正,因为习惯成自然,他们已经习惯了不正确的姿势,就很难再改正过来,所以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例如,教幼儿如何坐:保持上半身挺直,即颈、胸、腰都要保持正直,眼睛平视前方,左右腿平行;例如写字的正确的姿势:头部摆正、肩部要平、背挺直、胸部距离桌子一拳头、眼睛距离纸张一尺;例如握笔的姿势:右手拇指放在笔杆的左侧,紧紧夹住笔杆,食指在右手拇指的后面一点,中指放在食指上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拇指放在中指后面自然弯向掌心。幼儿教师教完这些正确的学习习惯后,可以利用小游戏,观察幼儿是否正确掌握这些姿势,例如可以组织幼儿比赛写字游戏,在同一时间内,谁能正确的做好坐姿、写字的姿势和握笔的姿势,就奖励一颗小红星,这样不但可以要幼儿的兴趣,还可以让幼儿正确地掌握这三个要点,加深对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印象。
2.3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幼儿时期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往往交给他们做的一件事情,他们兴趣来的快,结束的也快,不能够坚持做好一件事情。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教师需要多观察幼儿的动向并布置任务并监督幼儿完成。例如,幼儿教师布置一些手工活动,如废物利旧,让幼儿回家,自己在生活中找出一些可以废物利旧的东西,做出一些新奇的玩意儿,限制时间,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鼓励幼儿多多参与活动。还可以将教室内的一些简单的活儿,如幼儿自己的区域卫生,让幼儿每天课前十分钟,打扫好自己的区域卫生,幼儿教师每天进行卫生检查,打扫的干净的幼儿给予一颗星星奖励,比赛谁的星星更多,利用幼儿好胜的心理,完成任务,提高幼儿的责任感。
2.4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幼儿时期的儿童通常都较为胆小,他们不善于表达,有的幼儿也害怕与人交流沟通,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小学即将是一个独立的环境,如果在幼儿时期不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那他们将会不适应小学的环境,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爱说话,善于表达的能力。例如,幼儿教师在平时教课时,可以多多利用互动环节与幼儿进行趣味互动,鼓励幼儿大胆的发言。可以发现,平时乐于分享,对待别人真诚的幼儿往往有很多的同伴。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培养幼儿乐于分享的品质,例如给幼儿分发一个蛋糕,让幼儿们之间自己分配,这样不但可以让幼儿体会到分享的乐趣,促进幼儿间的情感交流,也提高了幼儿的交际能力。
3 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幼小衔接这一过渡期,为幼儿园时期结束做一个很好的收尾和幼儿初入小学做充分的准备,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用合适的方法,让幼儿顺利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爽.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求知导刊,2016(13):12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2
[3]杨燕.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4)
[4]陈怡妹.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6(02):130.
[5]傅卫芬. 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23).
[6]李小霞. 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 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2, 000(009):119,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