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 康广学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康广学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乡中心小学  553523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使其掌握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属于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其应用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了解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成长。下文对思维导图的内容和应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应用

        引言: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工具的一种,形式多样化,不但包括树状图,而且还包含关系图。在数学课堂中应用,能够直接展现出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对知识演变过程加以推导,能够让学生从多个层次理解知识,使其学习难度降低。数学课堂巧妙运用思维导图,不但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还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其后续参与学习奠定基础。
一、思维导图概述
(一)概念介绍
        思维导图属于简单形象的思维工具,其根据全脑概念,按照人类思维和逻辑特点,以数字和文字形式呈现,可调动学生的左脑思维和逻辑,通过颜色和图像,激发学生右脑学习潜能,还能挖掘学生语言方面、创造力方面和记忆力方面的潜能。将其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特别是对高段学生的教学,可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通过文字、线条、色彩和图案多种方式,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帮助学生总结每个单元或者课时重点知识,强化其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1]。
(二)价值介绍
        在高段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在新课内容的讲解方面,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还可应用在复习课堂当中,通过串联知识,让学生形成反思意识,积极思考,掌握知识关联,提高学生成绩。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之下,为数学课堂带来辅助思维的工具,高效记忆和复习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调动其课堂兴趣,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导图绘制,锻炼学生归纳和总结等能力,开发其智力,培养其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激趣
        数学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形式多样,不但有树状图,而且还有网状图,教师可按照学生兴趣和教学内容特点,对于思维导图形式进行合理选择,使用学生理解容易的材料作为辅助,展开思维导图的绘制。不但可以利用线条,而且还可以利用图片,使数学课堂知识呈现更加生动,吸引学生注意,使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美感。

在数学课堂当中,可以将游戏活动和思维导图相互结合,由于学生对于游戏的参与热情高涨,并且小学生好胜心强,使用游戏的方式可能调动其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公式和运算方法等内容有深入了解,进而主动学习知识。
        比如:讲述“小数乘除法”内容之时,笔者设计合作类游戏,让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灵活展开思维导图的绘制。以小数乘除法相关内容为核心,组织思维导图绘制竞赛,让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在探究过程掌握数学知识之间关联,使用多样化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对于小数乘整数、小数等知识有所了解,还能掌握小数乘法近似数有关知识,明确除数为整数、小数类问题的算法,掌握小数除法商变化规律,完成概括性学习。
(二)以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加直观地将知识点关联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知识推理方向,起到引导其思维的作用,及时总结课堂知识。
        比如:讲述“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数学知识,学生可能对于表面积、体积等数学概念产生混淆,甚至在计算过程还可能存在疏漏,难以灵活运用面积、体积等单位进行换算。此时,可利用树状图作为思维导图,以“长方体”、“正方体”为导图中心,并设置三个分支,分别为“图形认识”、“表面积”和“体积”,并在“图形认识”这一分支当中,将“长、宽、高、棱长、顶点”等内容展现出来,在“表面积”分支当中,将其定义、单位和换算关系表达出来;在“体积”分支当中,填充内容和表面积相似。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重点概念之间关联,形成数学思维。
(三)以导图提升学生能力
        数学教学还需要传授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应用思维导图呈现问题的简便算法,或者向学生布置问题,都有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学习“分数运算”有关知识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思维导图动态设计,将“分数”作为核心,以分数的定义、特点、乘法运算、除法运算等作为分支,让学生关联原有除法运算知识,进而对于分数相关知识有更加清晰地了解。同时,还可以设计探究问题“分数在比和方程当中的应用形式有哪些?”利用典型例题,让学生拓展学习,不断提高其理论、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2]。
结束语:总之,数学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高度可行,教师可结合具体需求,灵活运用,以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并对学生思维加以培养,还有运用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系统层面上对于学习内容进行把握,在导图的引领之下,让学生高效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丁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87-288.
[2]王保胜.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0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