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优化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陈纯
[导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陈纯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将素质教育深入到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要想让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就需要不断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师生成为朋友。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好教学课堂,优化课堂提问,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一举多得。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优化;对策
        引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采用平等的方式进行提问交流,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在高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促使教师更集中地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数学成绩。
        一、精心设计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问题的设置,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和学生的需求,尽量使每个问题都有意义。课堂推进的要点就是保证每一个问题也都可以成为升华课堂的重点。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重视课堂问题,对课堂提问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回归课堂。要将问题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发挥提问的作用,使课堂更加具有连贯性。其次,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熟知学生们的性格特征,把问题设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上。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提高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教学课堂正式开始前,教师应该反复琢磨课堂内容,注重课堂细节的设计,把握课堂重点,在学生较难掌握的地方设计问题,通过更为有趣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能融入学习中,让知识获取得更加丰富,促使学生们更主动地进行学习[1]。这样以课堂提问的形式来增加课堂互动,既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又能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思维。
        二、准确把握提问的时间
        课堂提问可以占用课堂一部分的时间,但不能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会发现,课堂提问过多不仅不会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厌倦学习产生懈怠的心理。教师更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在关键地点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优化过的课堂问题,要选择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提问,让问题成为推动课堂的工具。既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还能为老师接下来所讲的课堂内容做铺垫,充分发挥问题的连接的作用,问题也可以贯穿课堂的始终。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习更有针对性,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整节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疑惑,教师再为学生进行解答。将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还能帮助教师掌握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率[2]。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利用多媒体制作网格,并在网格里画出三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同吗?”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这样的问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会在课堂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在课堂结束后,学生已经知道应该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接着就可以对课前的问题进行计算并回答,在得出结论后,教师还可以反问学生是否对课堂知识还存在疑问,进而为学生进行解答。
        三、通过游戏化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堂环节。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游戏环节,发挥好课堂游戏的作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一个欢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游戏时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进行思考。在课堂游戏中,教师也可以穿插课堂问题,将问题做成连环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边做游戏,一边解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还能够极大程度上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书中的课题“班级联欢会”,模拟开一个水果店,规定好各种水果的价格,然后对学生进行调研统计,让学生们举手表明想吃各种水果的人数,并在黑板上列表。在列好表以后,让全体同学根据水果的单价和人数进行计算,最后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算得最快的人会奖励一种她最喜欢吃的水果。这样就能激励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进行学习。
        四、循序渐进,逐渐提升难度和深度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来设置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学生们很难较直观地分析问题答案,且解决数学问题需要依靠一定的数学逻辑并且大脑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保证解题效率。所以,在小学的低中阶段,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为高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做铺垫。在高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不能再把教学重点只放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上,而是要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培养学生更为全面具体的数学思维。所以在课堂提问时,教师不能直接提问他们较为复杂和困难的题目,这样可能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较为直观的题目入手并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难度,设计更有水平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使问题更贴近于学生现在的学习情况,最后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3]。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与教师产生有效互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还能够帮助学生验证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从而得到教师的肯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效的课堂提问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而课堂游戏、多功能电脑等形式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课效率,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华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对策研究[J].小学时代,2019(25):62-63.
[2]崔恒.优化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分析[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7):87.
[3]李秀伟.分析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8(0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