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东
河北省衡水市北门口小学 05300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学生数学学科兴趣的培养、数学基本思维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逻辑性的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情感教育渗透作为有效的教育引导形式,能将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情感渗透向学生传达数学学科的精髓,在情感教育中,“感恩”是学生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将对“感恩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数学;渗透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感恩教育渗透的作用
1.1 实现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的讲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感恩教育渗透的形式,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究发现,感恩教育渗透已经成了数学知识传输过程中提升知识丰富性和完整性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的关键方法之一。
1.2 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运用感恩教育渗透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教授,还能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水平,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内心想法。同时还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找出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课堂上有效的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惑,给予有效的解答,通过双方更好的情感交流,实现知识传输与情感教育渗透的同步进行。
2 试论“感恩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析,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前提
教师在开展感恩教育之前,首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掌握,并对学生展开必要的分析,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家访等途径,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家庭情况,以及开展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效果分析。通过平时的家访调查,我发现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对于感恩的概念和理解普遍存在不明白、不清楚、不知道怎么做的情况。部分家庭因为物质条件较好,小学生在家里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特别是我们学校有好多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出门打工,学生长期与爷爷、奶奶,或者是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老年人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导致小学生对尊师重道等中国传统美德认识得不够充分,甚至认为家长对自己的关爱都是应该的,对于长辈的关心爱护更是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任何回馈的想法。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小学生介绍父母在外工作的辛苦,告诉学生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十分有限。我们在上小学或者中学的时候,能够与父母朝夕相处,但是我们上了大学或者工作以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就会很短暂,通过这种形式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与父母在一起时间的宝贵。
2.2 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加以优化,深度挖掘其中学生感兴趣的点,适当进行调整与拓展,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从而令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兴趣驱使下逐渐形成强烈的数学情感。教材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应当是教师增强教学趣味性的关键,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拓展优化,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对数学学科及教材的认知,让他们发现数学内容中包含的趣味所在。
此外,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较弱,他们对直观形象的感知往往更为敏感,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时,还应当对这些内容进行处理,尽可能地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内容,让学生在看到这些内容后立即就能产生强烈的兴趣。在挖掘出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后,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拓展,除了常规的参考资料外,互联网资源更是值得关注的途径。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资源能够为教师拓展教学内容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互联网多样化的内容展现方式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现海量互联网内容,以学生更感兴趣且更易接受的图片、动画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数学情感有着积极作用。
2.3 创设情境,感恩父母。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编制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应用题来渗透感恩思想。例如,在教学《连加》后,我编制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今天,妈妈在工厂工作了8小时,下班回家后做家务用了2小时,辅导我做作业用了1小时,妈妈做这三件事情一共用了多少小时?通过一道简单的应用题,不但可以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明白,妈妈每天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辅导自己写作业,为自己做富有营养的早餐,还要打扫家庭卫生,妈妈也是非常辛苦的。让学生仔细想一想,自己能为妈妈做点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可以“为妈妈盛一碗饭,为妈妈洗一次脚,和妈妈说一声,妈妈辛苦了。通过教师的讲述,要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以及对自己的爱护,能够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
2.4 组织课外感恩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强化感恩体验
感恩的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将数学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于一体,适当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让感恩教育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就能让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例如,在“对称图形的欣赏与设计”的实践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开展对称图案设计大赛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还结合各个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以及亲朋好友的生日等,鼓励学生自制美丽的贺卡,写上几句祝福语,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学生能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教师的教诲之恩、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感激祖国之恩等。引导学生积极将感恩教育付诸于实践当中,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让学生做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将来有能力时,能够积极回馈父母、家庭和社会。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感恩教育与数学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孔聪聪.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思考[J]. 新智慧,2021(02):88-89.
[2]冒翠华.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36-37.
[3]王保林.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J]. 甘肃教育,2020(22):75.
本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的研究成果论文。
课题名称: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和担当意识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般课题
课题编号: 170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