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鲍小琴
[导读]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鲍小琴   
        兰溪第八中学   3211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必须围绕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目标,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大胆创新与优化,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最高效,最精准的课堂。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三个方面出发,对构建高校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一)制作和下发导学案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培养,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任务,并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对学生课前预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在制作导学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布置合理的任务,任务难易度要适当,百分之六十左右是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完成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是有难度的,是班里好的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完成的,还有百分之十是需要学生合作,老师分析提示的。教师提前两天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并下发导学案,要求学生在课程前一天交回导学案,教师通过批改,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有效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二)提前准备教具和课件
        在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运用学生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在教具和课件的辅助下,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准备教具时,教师应当考虑到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借助教具形象地展示数学原理,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过程中,利用纸片制作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并在课堂上供学生学习。有些时候也可以利用学生手头的学习用品作为教具,在上平行四边形时,我让学生拿出六支一样长度的笔,学生拿出笔袋,好多学生里面有十支左右一模一样的笔,现在的学生很”富有“啊!我让学生摆平行四边形,让他们思考可以摆几个?其中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摆了几次,答案就出来了。这样通过自己动手得到的结果学生的记忆是很深刻的,这就是高效,比你讲多遍的效果要好。课件则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需要做好课前预设,利用电子课件展示教学重点,并对数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好预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教学趣味性
        数学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初中数学课堂学习,从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设计数学游戏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特点,并将有趣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游戏素材,让学生能够一边游戏,一边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利用三角形绘画的游戏,要求学生利用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特殊的三角形进行绘画,并且在绘画作品中体现轴对称平移等图形运动形式。在有趣的绘画游戏影响下,学生能够加深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并且在参与游戏的同时培养创造力。


        (二)”传帮带“教学
        让已经会的学生去帮还没有会的学生,把他的思维方式,解题技巧传递给其他同学,带动其他同学也掌握课程内容,他自己的知识也得到升华。学生在教的过程就是知识升华的过程,会讲,会教,他的思维就很清晰了,对知识结构有了的整体性认识。如一些有理数的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解方程的课,大胆放手让学生教学生,发挥“传帮带”作用,这样的课学生参与度高,学生的思维量大,我认为这就是高效。当然教的方式可以多样,可以一个学生讲自己的解题思路大家一起听,也可以老师指定一对一的教,也可以小组合作讨论着教等等。总之,课堂上让学生思维开动起来。
        三、合理布置课外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一)结合学习能力布置分层练习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同时也体现在课堂外,只有通过科学的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才能为学生课堂学习打下基础,从而有效构建高效课堂。布置课后练习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分层次性地布置练习,从而加强课后练习的针对性。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布置5道方程类的习题,其中前3道所有学生需要完成,后2道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差异化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需求。
        (二)布置实践性课外自主练习
        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布置课后练习时,教师不仅要重视运算类的练习,同时也要适当地增加实践类型的练习,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浙教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绘制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以家庭为圆心标注学校、图书馆、公园等标志性建筑,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坐标表示位置关系。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本质内涵。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这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做好全方位的准备,通过布置课前预习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合理的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强.基于“教学合一”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75-276.
        [2]李永华.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路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4):51-52.
        [3]孔庆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的路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4):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