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元
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 616000
摘要:深入分析线上教学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依据线上教学实践提出利用三步领学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线上教学、三步领学
2020年初的疫情改变了学校原来的运转模式,许多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新的事物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每所学校都是全新的挑战。研究线上教学实践,抓住时机促进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这是学校应对挑战的最好策略。
一、高考成绩折射出的线上教学问题
2020年的高考成绩一出,大家惊喜的发现高分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似乎疫情下学生的成绩不下降,反而上升,大家一致认为是今年高考题简单所致。事实真的如此吗?为此笔者对2020年黑龙江省高考成绩“一分段”作了统计分析。
黑龙江省2019年与2020年高考理科成绩分段区间人数及占比的比较表
年份
分段 2019年(总数111396) 2020年(总数116607)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600分以上 5959 5.35% 6005 5.15%
550分—600分 10058 9.03% 8328 7.14%
500分—550分 13929 12.51% 11650 9.99%
(数据来源于黑龙省招生考试信息港《高考文化课成绩一分段统计表》)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600分以上的学生数比去年有所增加,60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看似增加的不多,理科还有所下降,但 2020年700分以上的学生有53人,而2019年不到10人。可见高分人数确实比2019年多了许多。
在550—600和500—550的分数段区间内,无论是学生总数还是占比都减少了很多。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试题难度的降低只对高分学生有所作用,让他们分数变得更高,但对于大多数学生似乎影响不大,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试题以外的影响因素。
通过梳理2020届高三教学,与以往明显的区别是2020届高三实施了近三个月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对于各校的高考成绩都有不同成绩的影响,但对于生源较差的学校影响最大,分析原因有两点。
家庭条件决定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线上学习需要足够的设备支持,家庭条件好的可以为学生提供电脑、打印机,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两部手机,一部用来学习,一部用来监督,有的家庭甚至安装了可以全程监控摄像头,家长不在家也可以督导孩子学习。但这些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都是奢望。另外,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家长多在忙于生计,他们对孩子的线上学习管理有心但无力。所以家庭对于一些学生的线上教学支撑非常有限。
学生的自律性决定线上学习的效果。对于自律性好的学生,线上学习让他们有更多的自我选择权力,也更有利于与教师的沟通,老师可以在线上随时为他们答疑解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分的学生成绩会更高的原因。对于生源差的学校,学生自律性差,自主学习能力没有,他们需要教师面对面悉心的引领和指导,缺少了教师当面指导,这部分学生无法约束自己,更不会深度学习,所以线上教学对于他们影响最大。
二、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
线上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老师普遍感觉到学生听课效果差,线上教学太过劳累,这些问题背后映射出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
1、线上教学听课效果差的原因分析
笔者对一班级进行了调研,对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对比,发现线上教学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人数与线下比变化不大,从学习主题看线上与线下对学习的态度差异很小。
通过对该班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不认真听课是有选择性的,对比这种选择就会发现,学生的不认真与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无关,而是与授课教师有关,线下课堂教学学生不喜欢,线上还是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与教学技术无关。
2、线上教学教师的劳动量分析
线上教学一段时间后,总有教师反应线上教学劳动量增加了许多,教学太辛苦。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也做了调研。认为线上教学增加劳动量的教师主要是指线上教学需要制作课件、需要自己找习题,而这些工作对平时就认真准备课堂、认真备课的老师是一种常态。无论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会自己制作课件,自己选习题,他们不认为劳动量增加,而且他们认为线上可以用作业系统给学生布置作业,系统也会自动批改选择题,并快速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分析,这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劳动强度。
三、利用三步领学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
第一步,课前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此环节教师的任务主要有三个,一是将学习主题问题化,形成可供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的学案。二是推送学习资源,就是针对主题内容,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以自主学习的资源,如理科的一些3D动画演示,实验视频等,文科的一些影视资源及相关文章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些资源进行深入学习。这个过程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学案的问题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是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建议分层设计学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引领效果会更好。三是利用教学平台设计学生反馈模板,便于进行数据整理。
第二步,课前和课中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此环节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小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发的预习学案内容中疑难点。利用组内合作探究能让学生深入研究,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线上建立学习小组微信群,每次课前或课中,由组长发讨论的问题,各组员发表见解,并形成组内共识,最后将讨论的结果传递给教师。
线下方式主要是实验学科,先由小组长向教师提出到校申请,在教师的陪同下利用实验室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当然若正常在校上课期间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小组讨论或利用实验室解决问题。
第三步,课后反馈提升、相互交流
课后反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可以精准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每个学生问题,然后利用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就解决问题,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给完成好的同学留不同的讲解任务,让他们录制习题讲解小视频发给不同的有需要的学生。这样做是对讲题的同学的褒奖和鼓励,也有利用他们进一步深入理解问题,因为是同学间的交流,对于观看视频的同学理解也更容易些。当然教师也可以针对问题较多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
在线下学生可以在班级完成的就没必要线上完成,尤其是教师个性化辅导建议一定在线下完成。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为教育打开了另一扇门,很多新的教育模式让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加教育的潜力,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将成为学校新的思考点,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边泓璇,“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分析,《新一代》2018年第02期
[2]刘雪娇,田国华, 刘伟. 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J],数字化时代教学模式的变革,2015:41.
[3]张杰夫.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五大革命性影响[J].人民教育,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