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张毅
[导读] 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应结合学生思维状况和综合素养强化生活化模式在其中应用力度,

        张毅
        (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长堰小学  430342)
        摘  要: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应结合学生思维状况和综合素养强化生活化模式在其中应用力度,借助生活化模式降低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难度,并在提升小学生自身道德素养和法治知识掌握力度的条件下实现相关教学顺利开展的目标。同时还应结合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求提出生活化策略,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效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
引言
        对于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来说,相关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直接影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力度。基于此,就应在考虑各项要求条件下强化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力度,逐步提升生活化模式在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效果,使得学生可以在各项生活实例支持下深入学习道德法治知识,确保学生自身道德法治素养有所提高。
1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开展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具有明显重要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缩小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思维之间的差距,保证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出现思维混乱现象,这对于推进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也有重要作用。第二,由于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科目涉及的知识错综复杂,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而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引入生活化模式,则可以改善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确保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指导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科目涉及的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道德法治素养有重要作用。第三,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与道德法治相关的实例,但是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而结合生活化模式对学生开展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讲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继而提高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科目中各项知识的使用价值。
2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1教学目标生活化
        在开展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前,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状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保证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效果,之后按照合理目标对学生开展相应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参与到相关教学氛围当中,这对于提高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意识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规划教学目标时也应保证相关目标的生活化效果,强化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接受力度,保证师生在相互配合条件下满足相关教学顺利开展要求。比如在学习《学会宽容》一课时,教师应结合生活化实例为学生创设力的教学内容,并保证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道德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落实前期制定的教学目标,推进相应教学顺利开展。
2.2教学内容生活化
        对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时,应保证相关教学内容与理论实践之间的结合力度,并在各项主题活动支持下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各项知识。

改善实际教学问题,为推进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提供生活化内容支持。而且保证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还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比不同情况,并从不同生活实践中汲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的知识,降低学生实际学习难度,提升该科目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应对自然灾害》一课时,教师应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更新,以此保证相应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生活化内涵,确保学生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了解各类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这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相关知识掌握力度有重要作用。
2.3教学形式生活化
        为推进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稳步开展,必须保证相关教学形式达到合理状态。这就可以在学生生活化支持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并在相关情境支持下开展相应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在相应教学中的参与力度,彰显生活化形式在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效果。当然还应保证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生活化思维学习各项知识,继而为改善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应对教学形式中潜藏的问题进行全面优化,确保学生和教师可以在合理教学情境中进行互动交流,使得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缺陷得到有效改善。比如在学习《文明古国探访》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资深手机的资料创设与相关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并保证学生可以在合理教学情境支持下对文明古国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探索,提升生活化教学形式的作用效果,满足道德与法治科目相关知识教学要求。
2.4教学评价生活化
        完成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后,还应从生活化角度出发对相关教学展开有效评价,并通过准确评价了解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后按照学生思维状况和生活化教学要求对原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道德法治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优化能力,强化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效果,继而将生活化评价在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效果表现出来。而在教学评价时也应保证教师对学生现实学习状态有所了解,从而保障教学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比如在学习《我们爱和平》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各项生活报道入手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养展开有效评价,明确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遇到的问题,这就可以保证生活化评价的作用,并在准确评价支持下提升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力度。
结语
        为保证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不仅需要按照合理要求开展相应教学,还应强化生活化模式在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效果,确保学生可以在生活思维支持下全面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氛围当中,逐步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的了解,确保学生可以灵活应用各项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对于保障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道德素养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冬梅.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0,(11):94-95.
[2]  罗代玉.浅议道德与法治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策略[J].新一代,2020,25(18):131.
[3]  张向荣.浅议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J].中外交流,2019,26(42):324.
[4]  马海青.浅析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9,(5):18-20.
作者简介:
张毅(1968年8月—),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长堰小学副校长,大专学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