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冰艳 毛拥军
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第二中学441210
摘要:教学是要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始终进步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也要保证教学有效性,不能盲目开创,也不能一直沿用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落实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必须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开展多元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研究
多元化教学是一种相对于单一化教学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教师的“一言堂”,多元化教学为课堂注入了许多新鲜元素,致力于为增强课堂教学活力而引入的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气氛。将多元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让学生更有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深刻。
1.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由于有很多理论性内容,很多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不愿听讲,常常是老师一个人在上面讲解,同学们在座位上做其他的事情,教师对此也会感到头痛和无奈,学生也对上道德与法治课有抵触心理,又因为其不属于基础学科,学生会感觉这门课没有用处。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首先要先转变自己的应试教育观念,再去影响学生,发掘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道德与法治内容,用小故事的方式说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到这门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采用多种创新型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趣味性,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思想道德的理解得到加深,并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法制意识。
2.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的应用原则
2.1学生主体原则
课程的教学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师一个人将教学内容讲完就结束了,而是要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教学内容,产生自己的思考,将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想法。在进行课堂创新、加入多元化教学方法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采取学生最易接受、最感兴趣的内容,让教学改革更加有效,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2.2实践性原则
单一的理论知识无法长期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应用,才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去学习。在多元化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加大实践力度,可以让学生们演出生活短剧,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演出,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让学生们进行主题演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讲演或演出,给予前几名一定的奖励,对于排名落后的同学,教师也要进行鼓励,颁发参与奖等。
3.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3.1教学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结合课程主题,与生活中的事例和现象进行有机结合,也可以借此进行发挥,对学生围绕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提问,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或辩论,问题可以紧跟时事热点,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体会到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与这门课程的内容有关。例如红极一时的“扶不扶”问题,“在公交车上应不应当让座”,“你是如何处理平时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的?”“面对考试作弊,你怎么看?”在类似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在激烈的辩论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激励学生去熟悉教材、拓展学习,锻炼自主收集信息和学习的能力。
3.2教学情境化
情境化教学目前也是深受广大教师欢迎的新型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沉浸式体验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产生自己的感悟,对于理论性极强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将教学情境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3教学网络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教学已不是新鲜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将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上传到学习平台中,可以随视频布置几道小测验题目,在后台就可以直接看到学生的测试成绩数据,十分方便,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而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的便捷特点,充分利用时间,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统计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单独讲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通过多媒体放映,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但同时,这样的教学改革也要求教师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也要将课本与网络适度又充分地进行结合,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严格把控教学的重难点。
结束语:
多元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意义深远,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模式,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度运用网络平台,组建小组学习模式,及时与学生沟通,将教学生活化、实践化,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增强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桂令.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18):168.
[2]廖木松.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方法[J].亚太教育,2019,(3):69.
[3]赵邦珍.巧思慧教,增强教学实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