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探索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张婧
[导读] 互联网+、工业4.0的新时代,学生管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张婧
        杭锦后旗职业教育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015400
        摘要:互联网+、工业4.0的新时代,学生管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教育者管理观念的转变、管理方法的革新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上。中职生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需要规划人生、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自主管理能力。本文对中职学校学生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建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生;自主管理;问题
一、中职学校学生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中职学校基本上沿用了传统学生管理方式,没有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学生个性化发展未能得到真正实现。虽然有些教师也能够把新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日常管理和课堂教学之中,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者对学生主体性认识不足,尚不能充分放手。学校仍然存在班主任管的过多,从管理理念到管理行动的实施上有一段距离,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在集体生活和自律方面的自主管理作用。个性化、差异化教育也尚未真正实施。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偏差时,教师往往采用高压管制居多,缺少有效的疏导引导。
(二)缺乏必要的自主管理保障机制
        学生自主管理离不开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学生会是自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学生会管理工作机制要适应中职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中职生正处于最有活力的年纪,所以对其实施管理时,需要采用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管理策略。经了解,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会当前采用的管理机制还是数年前的机制,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在顶层设计方面,很多学校缺乏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改革目标,未能多层次多领域为学生搭建自我管理的学习平台,未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之不断融入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工作之中,因此自主管理知行合一的目标就难以达成。
(三)中职生未形成自主管理的习惯
        首先,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未能养成自律的习惯,在学习上要求不高,在习惯养成上有所欠缺,在对自己未来规划上尚不明晰。对自我严格要求不够。其次,中职校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有时候有些老师不强制要求他们完成某些特定工作,因此学生压力小,没有实施自主管理的内在动力。最后,中职校的管理工作不完善,不少班主任没有发挥自身应有的管理者作用,对学生的变化或不良行为未能及时关注与引导,没有为学生安排严格的学习任务,所以导致学生缺少自主管理意识。
二、中职学校学生自主管理完善建议
(一)改变管理观念,发挥学生管理的主体性
        学生会作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管理职能的组织团体之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作用无可替代。

在这个组织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而教师只担任辅助者作用,所以学生会在全体学生心中的形象具有很大影响力。同时,学校要全面、动态地评价学生以及管理工作。必须在学生会选举过程中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录取,严厉杜绝各类“走后门”现象。学生会是非常严肃的组织,各个班级开展检查活动时,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不能在评分过程中掺入个人偏好,避免因此引发学生会千部之间的冲突,进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以外,还需要强化学生会干部的服务观念,让他们时刻记着学生会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组织,应该及时为学生解决各类困难,同时帮助教师缓解学生管理压力,在整个校园中营造出一种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学校演出、各种卫生评比、纪律检查与反馈等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工作。
(二)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自主管理
        完善中职校学生管理章程内容,细化各项工作制度,理顺学生组织职能,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内部治理结构。根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制度的实施应该努力体现管理的人性化、人文化、人本化。以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沟通,引导学生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之中,形成对制度认可的积极态度,让制度转化为内需的价值观,成为强大的引领力量。通过及时、必要的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纠正坏行为习惯,把制度的诊断和矫正的功能发挥好。制度的评价主体要从单一主体评价走向“多主体评价”,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家校结合评价、校企结合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规则意识,提高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不同的评价可以采用不同的载体。
(三)明确人生方向,激发自主管理意识
        个人规划就是个人目标,把人生的目标蓝图规划好,做好职业规划是重要的一步。所以,设定目标加上行动才会有结果。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到:青少年阶段是发展人际关系、学习独立、习得基本技能,并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的阶段,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关键期,但中职生进入中职学校后,人生目标、职业定位还不十分明确。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的兴趣特长、优点缺点,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职业,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前行的方向和可能性,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然后制定短期目标,促使学生萌生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进而做出更加让中职校、企业、社会满意的行为,教师要实时进行激励强化,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结语
        由于中职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中职教育不但要把学生打造成懂理论、会技术的专业技能人才,而且要造就出良好品德和心理素质,拥有多种技能。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总结经验、勇于创新,创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校。为此,中职学校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心理素质及动手实操能力得到锻炼,这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雷.中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探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2(30):111-112.
[2]虞大红.中职学生自主管理行动与学生职业发展研究[J].才智,2020(09):35.
[3]崔允双.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4):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