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融合构建考试成绩综合评价体系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 王昌东
[导读] 科学的命题与全面的考试成绩分析是诊断改进教学的最有效途径,

        王昌东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科学的命题与全面的考试成绩分析是诊断改进教学的最有效途径,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以学为中心”、“精准教学”的教学大环境下,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和学情开展科学命题,并借助客观全面深入的成绩分析来指导教学活动,变得更加迫切。本文阐述通过规范命题流程、研发管理平台,多方法融合构建考试成绩综合评价体系,仅供参考。
        关键词:精准教学;命题;成绩分析;资源库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掀起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大跨越式的变革。在越来越提倡“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大环境下,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传统命题组卷和考试成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结果科学指导教学活动,达到精准施策、精准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已成为学校教学管理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很多学校在考试命题过程中,题目及试卷的难度与学情、教学要求等不匹配,脱离课程标准和考纲的问题严重。而在考试成绩分析方面,目前基于数据分析的考试结果处理存在考试数据处理简单化、考试结果成因分析模糊化、考试结果反馈单一化、考试结果把握片面化、基于考试数据分析的教育研究稀缺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教学管理实践经验,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1.规范命题流程
        通过规范命题流程,使命题过程得到有效的组织与监督,各个环节任务细化,命题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使命题有章可循、有纲可依,同时兼顾基础性和发展性,难易适当,既有较高的区分度,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在保护学生积极性有同时,拉开学生的档次。
        2.研发管理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研发学科教学质量监测与成绩分析系统,通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过程性非抽样的课堂练习、作业、考试等相关数据的收集,逐步形成大数据资源库,通过有效的数据规约,形成科学的双向细目表,完成组卷命题。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试卷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把标准差、极值等多方法融合,通过定量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形成针对班级或学生个体的成绩综合分析结果。


二、具体做法
        考试成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具体做法如下:
(一)规范命题流程,打造优质题库资源
        参照普通高考命题流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规范并优化命题流程,具体包括人员确定、列出双向细目表、分工命制、讨论修改、审阅、再讨论再修改、定稿打印。
        通过规范命题流程,逐渐增强教师对待命题工作的严谨性和责任心,并不断提升教师的命题水平和试卷的整体质量,进而促进作业布置和课堂习题的质量提升,最后,通过借助线上信息化管理平台,对课堂练习、作业、考试等开展全过程、非抽样化的数据采集,完成过程性积累,打造优质题库资源,逐渐形成学校在科学命题及精准教学方面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二)研发管理平台,开展多维数据分析
        在健全组织架构、规范命题流程的基础上,研发命题及考试成绩分析系统,主要分两大功能平台:
        一是数据采集平台。学校建设数据中心,通过不断优化的采集规划和数据规约算法,采集数据与信息,完成过程性积累,打造海量优质题库资源。
        二是分析应用平台。该平台与数据中心对接,从教学过程质量监测和数据分析入手,共分为六大模块:
1.知识点监测:依据过程非抽样化数据的采集和科学的数据规约,生产双向细目表,为精准命题提供数据支撑。
2.命题组卷:共建共享优质题库资源,实现命题组卷的随练随组,简化传统命题组卷流程和工作量,提高命题组卷效率。
3.云阅卷:对接学校云阅卷系统,实现快速阅卷和成绩的基础分析。
4.精准分析:将多方法融合,对成绩进行多维深入分析,实现教学效果的精准预测和智能预警。
5.错题监测:对练习、作业、考试等出现的错题进行监测定级,并在命题组卷中提供错题再刷、智能推送功能。
6.成长监测:通过量化分析和综合分析,提供学生个体成绩走势监测和班级整体成绩走势监测。
三、未来思考
        (一)科学细化监测评价指标
        结合课程标准及考纲,细化知识点监测和错题监测指标,强化平台监测功能,开展教学内容与命题吻合度监测工作,优化双项细目表的生成规则,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环节。
        (二)不断提升各模块兼容性
        在将基于命题和成绩分析管理平台融入学校原有教学管理平台的同时,重点从数据采集和规约原则、分析算法等入手,不断提升平台自身各模块的兼容性。
参考文献:
1.陈喜华, 黄海宁, 黄沛杰. 基于学生成绩分析的教师命题科学性评价——数据挖掘与特征描述的应用[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9, 000(001):38-43.
2.孔祥武. 基于大数据的试卷讲评课教学研究[J]. 中学数学月刊, 2020, No.444(05):47-48.
3.王勇, 王明强, 包律婷. 基于多维度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 026(004):14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