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茜
湖南省永州市李达中学 425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语文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也慢慢受到大家的重视。也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原先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方式不再符合现在的教学理念,知识单纯地进行传统的范文仿写以及背诵已经不再适合现代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单纯的仿写和背诵会让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只是单纯的将写作当做任务去完成,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就现代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就层递式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优点简单分析。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初中语文,语文作文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现代中小学教育的思想和理论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在初中教育阶段,在语文教育中占据极大比重的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随之越来越高,但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难性也随之不断增加。每篇作文的题目难度不尽相同,而每一个学生因为自身原因导致的阅读积累量也存在很大差异,这无疑会给老师的作文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需要采用分步教学模式的风格,旨在从每一个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及技巧和情感的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和提升思维构图的能力。
1.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1.1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理解不到位,对自身的教学水平理解不透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师逐渐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性。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仍存在一些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教师在教授初中语文作文时,因为原先采用应试教育方法遗留的老旧教学方式的固化思维以及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标准缺乏透彻的理解,导致教师自身无法有效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也因此会让教师所选择的看似合理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上会导致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写作的积极性,使得作文写作教学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和压抑。此外,教师和家长还忽略了学生的日常习惯的养成,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一个积极主动去阅读名作佳品的日常习惯,这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精美词句。这也导致了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缺乏和对课外阅读中名言金句的理解、总结和积累的缺乏。这是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词汇量低以及无法很好地使用和转换语言的直接原因。在写作过程中,即使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思维想法,但却因为词汇量的缺乏导致自己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以至于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文章较为单调,无法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是老师的批评。空有满脑子的好想法,却因为缺少词语进行描述修饰而无法表述,如果事情继续这样下去,他们将会感觉学习的无聊,对写作失去兴趣,甚至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1.2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发展不足,写作缺乏情感。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所培养出的学生只是一台又一台只会机械化的应试机器。在这种教育观念中,学生缺乏写作的真实情感,即使是那些有着丰富阅读量积累的学生也只会是将那些自己平时阅读收集到的名言金句当做一个个枯燥的文字,在初中语文作文写作中只是单纯的对这些华丽的辞藻进行堆砌,为了字数和文章的华丽而生搬硬套,将写作视为一种负担,这样的作文充满了空洞,也很难引起老师和读者的关注,这样慢慢也会让这部分学生失去对写作的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对生活的经验和理解,也没有认真地生活,因此,他们的情绪微弱,难以对之产生共情,他们无法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就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引用的朱自清的《青》,在高楼大厦中只能埋头学习的他们怎么能感受到春天万物生长的那一抹生机;自然也无法同老舍一样感受《济南的冬天》,即使是济南的孩子也不会以一个放松的心态去欣赏冬天的济南。也许这样的机械学习可以帮助提高他们的成绩,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上。因此,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不应忽视其同理能力的发展。
1.3没有教师教授写作技巧。
目前,一些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时未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的学生们毕竟年轻,他们没有很多华丽的写作技巧,他们的写作能力还很稚嫩,但有时却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是稚嫩的他们写出的作文并不是那么完美。有些老师却会在课堂之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却不知这种行为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从而使得他们成为传统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件普通的成品。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层递性教学理念的策略
针对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可以采用层递式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
2.1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条理分批次的进行教学。
有些同学在日常空闲之余会主动阅读课外书籍,而有些同学则不会。因此老师需要对这些学习情况不一样的同学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老师可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多多建议他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也可以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的文章,让他们能够快速积累一些较为通用的佳句,例如描写雪景的时候可以引用人教版中《沁园春·雪》一文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可以引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来描绘雪景。而对于知识积累深厚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阅读老舍所写的《济南的春天》,思考这种写作方式的奇妙之处,鼓励他们多去尝试这种写作手法,亦或是建议他们去多阅读名作,例如《威尼斯商人》、《格列佛游记》等小说或者散文,进一步扩宽他们的知识面,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阅读爱好。
2.2鼓励学生多从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寻找真情实感
只有当作者对于自己笔下的作文投入真情实感后作文它才可以具有情感性并增强其吸引力。在阅读课外阅读时模仿文中的名词佳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并提升自身写作的能力,但是写一篇好的作文并不是仅仅依靠语言和文字的积累就能够完成的。学生还还需要捕捉自己的情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篇好的文章。因此当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教师们应该结合创作背景在教室中进行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见解,经验以及参与其中所带来的亲身经历的感受来完善作文写作。除了在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以及通过多媒体来让学生有直观的体验和理解外,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家长多沟通交流,建议家长多让孩子去感受大自然。老师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个题目,鼓励学生和家长能够一起去亲身实践,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孩子们拥有一个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们可以对书本内的场景有一个更真实直观的感受。
3.总结
总体而言,层递式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提高写作水平需要逐步学习和积累。当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写作水平就会产生质的飞跃,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而结合实际情况增强自身的情感共鸣能力则会让写作水平再上一层楼。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层层推进,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红艳. 关于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1):9.
[2][2]李志刚. 层递式教学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摭探[J]. 成才之路,2019(03):35.
[3][3]叶宗容.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3):292.
[4][4]蔡虹.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亚太教育,2015(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