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途径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祝叶敏
[导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好的老师

        祝叶敏
        藤县第五小学 广西梧州 543300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好的老师,想让小学生快乐学习语文知识,就要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可以保持活跃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的学习欲望。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批"学困生",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坚持不断引导学困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困生; 兴趣; 教学
        让学困生对小学语文知识保持长期不断的良好的学习动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持续性的教学工作。怎么培养小学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影响了语文教学每一节课堂氛围是否活跃、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更是作为素质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每一节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要让语文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多考虑到低年龄小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利用日常情境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师激励学生学习互助,开展良性竞争。不断增强学困生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主动性,积极鼓励他们向榜样学习,不断增加小学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且及时地对学习结果开展鼓励和表扬,进一步培养学困生对小学语文知识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和独立思维的良好学习动机。
一、构建日常情景,让知识生活化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最早接触的基础的学科,它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问题一直存在,如何对他们进行教学辅导和兴趣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小学语文学困生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扎实的学习基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考试成绩枯燥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创设生活化情景,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贴近日常生活的教学情景,这种做法对于减轻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压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学生,尊重个体的差异,主动带领学生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积极发掘学困生在情景教学中的闪光点,多多鼓励,给予表扬,激发学困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求知欲,达到学困生主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目的。在构建生活情境充分挖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困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小学的学困生把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高效地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鼓励良性竞争,学习积极进取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有四个,就是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小学语文学困生在小学语文学习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始终缺乏主观能动性。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年龄段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低年龄段的学生一般都有贪玩好动并且好胜心强的特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把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采取灵活的语文学习比试竞赛等方式,增加学困生对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采取快问快答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低年龄段学生之间的比拼心理,引导小学语文学困生积极参与,勇敢表达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鼓励他们在快问快答环节提高答题正确率,进而引导学困生在语文课堂认真听讲,知道更多的问题答案,汲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在鼓励学困生的时候,对及时回应老师提问,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喜欢被教师夸奖和鼓励的心理及时的进行表扬,教师用比较直接的话语,比如“你是最棒的!”“你是最积极的!”等等,进行夸赞可以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采取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的方式,根据参与学习各个环节的活跃程度,不定期任命积极学习的学生轮流担任学习小组组长,引导学困生在听写、阅读、背诵、作业、考试等环节踊跃表现,既能有效调动学困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在整个班级营造语文学习良性竞争的积极氛围。
三、积极鼓励学习,唤醒主动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求小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基础学习能力,还有要求小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感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唤醒学困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主动学习意识,积极鼓励学困生扩大语文知识汲取的范围,再引导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在语文教学的情境下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积极拓展学困生的语文想象视野,形成独立的语文学习感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体验学习的乐趣。想要让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就必须让学困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很多学困生对如何拓展语文知识范围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在失败的语文学习经历中备受打击,学困生感到自己学习语文知识的努力没有任何效果的时候,就逐渐放弃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形成为应付语文考试艰难学习的不良动机,于是更加地增加了小学语文教师对学困生的教学困难程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帮助学困生找到语文学习的突破口,可以引导学困生把古诗词学习作为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突破口,特别是把他们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英雄人物流传千古的诗词曲赋等名家名篇作为突破口。积极鼓励学困生主动去了解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生平故事,进而引导学困生主动阅读不同历史时期的传世诗词,唤醒学困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有计划的逐步拓宽语文知识的范围。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鼓励学困生积极表达对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学习、诗词朗诵、歌咏比赛、读后感交流、讲故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既能吸引学困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让学困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又能加深语文学习的深度。在实际教学中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学习水平,以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为目的,对表达形式和文体不加限制,鼓励学困生随意发挥,逐步增加其用词用语等表达内容的正确性,再进一步鼓励学困生以他们喜欢和敬仰的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为榜样,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对学困生的作品进行检查,对优点要积极表扬,对缺点要批评分析,充分发挥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积极引导作用,鼓励学困生向榜样看齐主动学习进步。要建立学困生感兴趣的激励机制,对好的表达作品及时进行明确奖励,进一步增加学困生的获得感。
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耐心的了解自己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素质拓展训练、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等方式,不断地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尝试不同的教学途径,争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困生学好小学语文知识的热情,提高学困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小学语文学困生从苦着一张脸学转化为积极主动快乐学习,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佳.语文课堂教学当关注学困生群体[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11) .
[2]钟红娟.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3) .
[3]王喜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J].魅力中国,2015,(31)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