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正光
[导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近些年的发展趋势正在蒸蒸日上

        正光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金弦子小学627650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近些年的发展趋势正在蒸蒸日上。作为一种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注重文章内容的关联性,通过不断探究课文的规律和内在联系,让课文内容进行组合,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紧扣教学主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群文阅读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群文阅读教学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模块,其主要所指的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随后在课堂时间之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强化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从而确保小学生能够更加优质地完成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促使学生在持续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当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这对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裨益。
1、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群文阅读的重要价值
        1.1丰富小学学生的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的效果直接影响之后的学习, 新程改也提出应强化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 首先,应用群文阅读会为其营造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目前,在多数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的教学依然以教材为主,但教材中的课文无论是风格还是自身的覆盖面都有不足,群文阅读可以让阅读教学更加全面, 更便于学生的学习。 其次,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过于静止和被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足或处于低效状态。 通过群文阅读,既提高了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度,又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进而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1.2活化学生思维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思维逻辑和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足,而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教师选择的文章与教材中的课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可以让小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增加了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角度, 拓展了他们的学习方式, 进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 增强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观察力与分析力。 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多数小学生对小兴安岭或森林、大自然等较为陌生,通过开展群文阅读,首先弥补了学生对这一类课文内容较陌生的问题; 其次, 不同性格和喜好的学生对自然、动植物的感受及看法也不相同,因此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层面。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加强群文阅读与教材之间的联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的一个主要目的, 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更加全面。 首先, 要遵循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原则,以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为前提向外延伸。 虽然不同风格或类型的课文穿插在各个单元之中, 但每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基本一致。 例如《中彩那天》《尊严》等课文,教师可以用“宝藏”“财富”“珍奇”等激发词语为中心开展群文阅读,以此类与现实相关的话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说《金银岛》,包含 了不同的人在寻宝过程中和面对宝藏时的不同抉择,呼应了教材中的课文。 其次,教师在应用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忽略对课文的阐述与分析。

应对课文中的内容详细地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在提高群文阅读效率的同时,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2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直接影响其写作。 学生的作文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身阅读与经历的一种转化, 而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学生较容易将积累的阅读知识逐渐融入写作中。 同时,语文课文作为最便利的群文阅读材料,学生使用和借鉴也会更加方便。教师可以以一篇课文为中心,让学生模仿其写作方式。 例如学习《翠鸟》一课,教师可让学生以课文的模板,选择自己熟悉或喜欢的鸟类为主题进行描写, 包括常见的鸡、鸭、鹅、麻雀、喜鹊和燕子等,或是人们较为熟悉的鹦鹉、孔雀和老鹰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小摄影师》等以人为主的课文,培养学生写作中针对人物对话的书写能力。为保证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应赋予其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的性格特征可以在作文中显现。其次,如果选择的主题是学生喜欢但了解度不足的,可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知识。
        2.3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小学阅读教学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在日常阅读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在阅读经典书籍的过程中会有所感悟,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培养。例如,教师在每堂课中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选择《唐诗300首》或者其他具有教育意义的阅读内容,让学生从阅读内容中感悟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落实[1]。
        2.4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
        实感适当地抒发情感可以让文章得到升华,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情感的表述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所以在指导学生抒发情感时,教师可用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启发学生正确抒发情感。因此,教师在相应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事例和自身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相应情感,在现实生活与课文文本之间搭建桥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
        2.5定期开展阅读评讲活动,发掘文本优点
        群文阅读只是写出好作文的一个积累过程,教师要想引导学生运用群文阅读知识进行写作,就需要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获得阅读文本中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或者对文章有情感共鸣。教师要挖掘文本的优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变成提高写作素养的工具。因此,教师在单元主题指引下,在组织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后,要思考如何将阅读的内容展现出来,让理论知识成为习作实践的基础。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教师应该时常开展学生阅读评讲,通过分析和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阅读的方向和需要吸收哪种类型的知识点[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引领下的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策略,首先是要建立在教师能够持续不断地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并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确保阅读活动能够顺利持久地进行。然后,在小学生具备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分析文本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每一个文本的写作技巧和优美词句,然后再帮助学生将这些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并每天坚持写作练习,持续地输入和输出,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写作技巧[4]。

参考文献:
[1]安亚亚.基于新部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书育人,2021(04):32-33.
[2]罗巧莲.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教育界,2021(05):44-45.
[3]缪雪银.小学语文实施群文阅读的价值分析与策略探究——以古诗词教学为例[J].第二课堂(D),2021(01):66-67.
[4]喻华云,高伏龙.小学低年级古诗词阅读教学探究[J].读写算,2021(02):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