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蛾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黄河学区学校 250210
摘要: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优化课堂教学影响重大。本文将以学生参与意识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参与意识培养。优化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参与意识;课堂教学;优化教学
前言:不论是什么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才能推进教学。讨论式、启发式教学中,学生参与其中,获得非常好的发展,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新课改指出,教育过程中,不该用机械训练、死记硬背、接受学习模式。而是要用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方式,强化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搜集能力,获取各种新知识,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学生形成参与积极性,推动语文教育改革。
一、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公,主动、自觉、积极学习知识。成为知识发现者和探索着,成为课堂主人公和主宰者[1]。学生参与中,创造性、主动性、自主性素质得到培养。素质教育视角下,参与意识的培养迎合了素质教育追求,打破了过去灌输教学模式限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参与意识含义
现如今学生参与已经成为了重要教育理念,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学习知识。新时期背景下,应贯彻以生为本教育原则[2]。学生参与意识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主动性,是学生知识发展和自我建构过程。以心理学角度来看,该意识反映的是学生意识,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结果。内因层面,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对知识的求知、兴趣有关。学生思维如同等待点燃的火把,兴趣是火苗与助燃剂。外因方面,学生的参与意识需要教师指导和调动。学生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作用为,课堂上提出各种问题,营造相应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二)参与意识意义
必须体现学生课堂学习主人公角色关系,让学生牢牢把握课堂学习主动权。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习素质与能力。有了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所以学生语文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3]。
二、突破参与意识开展教学优化
(一)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改视角下,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形成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所有人都要变成课堂主人公,成为课堂表演者。如果变成观众,学生就无法形成参与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形成课堂参与意识以后,就可以优化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兼顾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特色,让教学方法与全员参与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参与主动性。
1.全员参与
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没有形成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单向交往学习知识,学生如同旁观者一样,课堂学习变成了班级少数学生特权。为改变这种局面,需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课堂能够成为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舞台。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关照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各有所学、各有所需,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利用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学习问题的处理。让学生拥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机会,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时候,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有必要创造合适的条件与机会。比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分段朗读、角色表演。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积极互动中完成知识学习,获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2.全程参与
小学语文教育中,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除了要关照每一名学生以外,还要关照学生参与感。小学语文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方法需要充分体现应用性、知识性、趣味性。趣味教学说的是让课堂教学变得有趣,可以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感受压力。知识性说的是语文基础内容,传授基本技能。在应用中,强调将生活与知识联系到一起,引出生活经验。语文教育需要以语文知识出发,使用趣味十足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生活建立紧密联系。学生感受到可爱、亲切以后,就能形成参与意识,主动参与语文知识学习。
(二)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优化师生关系
打造民主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对提高语文教育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师生关系属于双边互动,缺少学生的参与,就无法得到良好反馈。打造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形成参与意识,可以优化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出问题以后,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积极发言,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思路。
结语: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培养,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才能主动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用趣味十足的方法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知识学习,就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彦红.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03):78-79.
[2]连锦华.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文学教育(下),2021(03):82-83.
[3]李秀侠.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0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