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曲珍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金弦子小学627650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依然存在读写比重失衡、读写无法有效结合或机械结合的问题,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阅读时,学生思维固化,解读泛化,缺少独特性、创新性。学生阅读量的积累、阅读面的范围、阅读品位的高度、阅读文本的速度等,很难符合信息时代对当前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写作时,学生想象空洞,真情实感匮乏,语言生涩干瘪,情节笼统模糊,缺乏新颖独特性。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结构组织无法,细节、内涵缺失,很难高效、准确地表达输出。那么,如何开展群文阅读引领下的小学生习作教学呢?本文从阐明“群文阅读教学”及“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相整合”的概念;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深入研究,引导学生运用群文阅读知识进行写作等方面来研究群文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群文阅读来激发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切切实实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速度有了大幅度提升,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能阅读更多种类的文章,从而促进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以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特点为基础,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1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
1.1尊重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权
群文阅读的重心之一是阅读内容的选择,教师是内容选择的把关者,但是并不是说所有选择的内容只能以教师的意愿为转移,而是说教师要作为一个指导者,把握阅读的选择尺度,但是却一定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要让学生阅读,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够让学生自觉地开展阅读,给于学生选择权,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当然,尊重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权,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教师一定要把控好选择的范围,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因为小学生对书籍的选择能力有限,很多时候学生喜欢的书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推荐合适的课外书。例如,在进行课外阅读书籍选择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图书馆中。因为学校的图书馆的图书都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能力来配置的,在这个大框架下选择的图书,既能够保证书籍不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也能够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选择空间。如果学校的图书馆并不能满足某一次群文阅读的条件,教师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然后结合群文阅读的主题先开出书单,选择一些满足学生需求的既有趣味又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通过让学生参与到书单确定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把控质量的前提下,获得足够的书籍选择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权,是要让学生参与到群文阅读活动中,也是让学生在开展阅读时更加容易。
1.2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并不是一件说开始就能够开始的事情,它需要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让学生能够安静下来。
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也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温馨的读书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更能够感受到阅读的美妙。小学生是一个喜欢群体活动的人群,如果教师能够让阅读变成一个群体游戏,让全班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形成一种全员读书的氛围,则为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提供很好的外部环境。教室是教师进行群文阅读的主要阵地,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一阵地,在这个阵地中,通过定期开展阅读课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氛围。
2提问策略的应用
2.1积极引导,让学生有问
想提阅读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师生与文本的多方对话的过程,而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交往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对话与交往构成了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习的经历者,教师比学生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知道阅读的最终目的,要有效地发挥引导作用。但这个引导,绝非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或者把自己想听到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相反,教师必须作为一个交往者积极地倾听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引领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彼此的差异,推进个体视域的融合。在教学提问策略的开始,教师要遵从学生的意愿,让学生用他们习惯的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问题始终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提出的。针对内容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而针对课文写法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1]。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维碰撞,进而使其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又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提问,是深入阅读的提问策略。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笔者为学生搭建起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便利贴上写出自己的问题。通过这个平台,笔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断地收获喜悦和自信[2]。
2.2学以致用,让学生善问善答
部编版语文教材强调“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群文阅读是沟通课内单篇阅读和课外阅读的一座桥梁,群文整组是最基础的文本形式上的整合。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先选择《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让学生学习提问策略,再选择《蝴蝶的家》让学生运用提问策略开展阅读。这种“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的流程,为学生的主动提问打下基础,可以丰富学生提问的角度,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应用提问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语文实践才能真正提升语文阅读的能力。而学生提问策略的习得并非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实现的,教师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反复训练,真正实现学生提问策略的习得[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将阅读与写作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与渗透。因此,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达到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根据班级学生的反馈总结和反思,以便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4]。
参考文献:
[1]谈丽群.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1(06):117-118.
[2]谭奕旭.试论提问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2021(06):48-49.
[3]范怡颖.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J].作文成功之路,2021(07):47-48.
[4]贾亚东.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目标分析[J].教学与管理,2021(0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