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思维游戏课程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 唐云飞
[导读] 幼儿早期思维的开发对幼儿一生的影响和帮助是巨大的。

        唐云飞
        陕西省咸阳幼教集团如意幼儿园 712000
        【摘要】幼儿早期思维的开发对幼儿一生的影响和帮助是巨大的。一直以来,也是很多家长,特别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做好幼儿早期的智力开发,通过什么样的载体,让幼儿从中不仅在思维、观察、理解、操作、认知、记忆、表达等方面得到了提升,更能感受思维游戏带来的乐趣和魅力,是幼儿启蒙教育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是通过对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研究,探讨在幼儿园开展思维游戏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带给幼儿在思维成长和促进幼儿健康方面的见解。
        【关键词】思维  游戏  动手能力  糖果世界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法。在游戏中,对幼儿来说没有“学”的硬性概念,有的只是“玩”的快乐,这正是游戏深得幼儿喜欢的原因所在,他们不必接受被动的训练,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在游戏中,幼儿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东方之星《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自进入我园以来,以它生动、灵活、便捷、有趣、益智等特点,已经作为我园的一项特色课程在我园推广多年,并广受幼儿、家长和老师们的喜爱。《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融入到我园的幼儿生活和学习当中,成为我园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作为该项课程活动的参与者和研究者,我深感幼儿乐在其中,不仅在思维、观察、理解、操作、认知、记忆、表达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让我也从中受益匪浅,感受思维游戏带来的乐趣和魅力。
        我们都知道,思维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思维从好奇开始,学于思,思源于疑。《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结构化智力游戏教学活动,按单元设计教学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有精彩的故事引入,色彩艳丽的卡片,每一张和每一张都不同,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个体操作的学习为主,在游戏环境下,借助对大量游戏材料的实际操作,进入了一个个奇幻的世界,这让幼儿不仅感悟到了生活,应对了困难,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完成了对问题的探究,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因年龄小,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不成熟,思维游戏在设计课程时,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摆脱了制作玩教具和收集材料的困扰,也让教师在备课、思考、总结中,将游戏课程的科学性、适宜性、针对性、层次性和丰富性融入到课程中,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乐趣,促进幼儿基础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样,教师在游戏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既是观察者、引导者、启发者、支持者和参与者,也是游戏活动的桥梁和媒介,教师通过观察幼儿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兴趣,为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教师会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础,不断调整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鼓励和支持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创造性的思维。除此之外,在课程中教师还要注意通过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模仿、交流和观点冲突,激发和拓展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帮助他们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幼儿之间的经验分享。
        因此,在思维游戏课程中,游戏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维游戏的授课当中,尽可能的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同时,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培养目标,要求程度不同。
        在小班开展思维游戏课程,教师的演示和运用教具要更加注重材料使用的适宜性和层次性, 这是由幼儿思维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决定的。对小班幼儿来说,具体形象思维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思维形式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利用表象的联想思考问题,但对于刚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思维训练是一件新鲜事物,幼儿要打破以往形式的单一思维模式,进而接受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需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教师在演示材料和指导幼儿操作时要注重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并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灵活使用教材。


        例如:在《糖果世界》活动中,教师根据材料所设定的活动目标,结合本班幼儿实际能力,进行游戏课程活动,将幼儿带进一个奇妙的糖果世界,五颜六色的糖果,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长有短,有不同数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儿的眼球,幼儿通过对糖果的判断,总结出图案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排列规律, 按规律填空补缺的游戏,逐步提高幼儿解决图形方面问题的能力。通过由简到难的认知过程,促进幼儿认知图形能力的发展。
        糖果世界[一],幼儿通过细致有序的观察,可以发现糖果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的排列规律,判断形状和颜色的不同,找到图案规律,将糖果正确的填补到相应的空缺格子里。当幼儿在游戏中会观察横向纵向的规律后,他们就会举一反三, 而且,很快就会发现横向和纵向排列糖果的规律,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花纹、大小等的变化。并且在积累了一定的观察经验后,他们会渴望进入糖果[二]的游戏,也会很快发现巧克力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排列规律。
        我们知道,幼儿时期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幼儿发展心智,提升认知能力和认知技巧,幼儿思维游戏打开了幼儿的智慧之门,开启了幼儿的认知技巧。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场景展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一个个奇妙的梦幻之旅、一个个困境最终得以解决等等,使幼儿很容易就进入到游戏的情境中来,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幼儿的情感投入也更为专注,整个活动的目标也更容易达到。
        小班幼儿在思维、观察、操作、记忆、口语表达等方面还不太成熟,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教师在进行思维游戏课程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实际认知能力,采取适合他们的问题,幼儿的回答,并不要求他们上出教师认为的正确答案,而是要培养幼儿正确的思维、积极思考的习惯和理解提问的意图,从而延续对话和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例如:“嘿嘿鱼”游戏,就是发展幼儿对图形信息的评价能力。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鱼身上的彩色条纹、数量和排列规律,辨别小鱼和小鱼的不同,再讲相同的小鱼进行归类。这中间需要注意小鱼身上的鱼鳍、鱼尾和身上的花纹、颜色,再进行归类,最后引导幼儿从众多的小鱼中找出有指定花纹的小鱼。通过这个游戏活动,让幼儿熟练掌握对图形信息的认知、口头表达、判断和评价。
        在思维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仅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理解和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个体性操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设计,还要注意这种语言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实际和语言发展特点,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思维游戏课程带给幼儿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思维游戏课程正好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幼儿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轻松自如的保持集中注意力,使整个课程顺利、轻松的完成。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课程时间内,让家长陪伴幼儿游戏的时间有限,致使游戏课程没有完全发挥其在思维、观察、理解、操作、认知、记忆、表达、益智、整理等方面的功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还可以多创设一些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内容,与家长互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到游戏中来,更有利于幼儿对游戏的理解。
        东方之星《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已经成为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的有效载体,成为帮助幼儿园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有力助手。同时,其材料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为课程实施者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间,也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助力教师探究和成长,并不断创新和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