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颖洁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莘塔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213)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核心,我尝试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以及孩子的兴趣点进行专项分析,本次我选择的点是“日常活动中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表现”,此次分析我分为三步走:1、概念的再界定。对游戏表现能力进行了概念的界定。2、了解观察记录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发展表现能力的特点。3、从概念出发,从案例出发,借助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幼儿日常活游戏活动中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
(一)抓住兴趣点,在游戏中感知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一点,从人的身体发展来说,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第二点,从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
第三点,从社会适应方面来说,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本次分析,我结合了幼儿的好几个活动场所来进行的。幼儿不仅在日常游戏中,可以感受开阔的空间,锻炼到身体,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来满足语言、交往、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提高,更会大篇幅的代入角色。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
(二)具体形象,符合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幼儿园的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在走楼梯的时候是轻而易举的,而幼儿园的孩子则不然,3-6岁之间也有很明显的分界线。3岁的孩子走起楼梯来又慢又晃,而6岁的孩子可以稳稳的走楼梯。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的游戏活动能力的分析与思考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我针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学习,在后续活动中我们借助文献、网络等资源,再次进行分析思考,最后我们集思广益,并精心梳理和整合。
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差异性的因素:
1、 先天遗传:
从父母处遗传的身心素质,身体的遗传、性格的遗传都占一定的因素。
2、后天:
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心理方面,外界的环境会给在孩子的认知下,在大脑中产生印象,形成一定的心理状态。对于外界的事物,孩子会根据自己已有的心理认知进行处理,若是无法解决,孩子会通过一些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孩子的心理就会得到不断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体现“寓教于乐”上。教育和引导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对孩子的影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孩子不断地健康成长。
下面我们看几个案例:
例1:看看我们的超级独木桥
A小朋友边走边喊:快点快点,快帮我们再往前铺呀。B小朋友跟在后面走,差一点就掉下去了。C小朋友赶紧拿着一块木快过来,帮他们铺在前面。但是木块有点薄,一踩就往前滑。D小朋友赶紧弯下腰去帮他们摁住。他们再往前走几步,小桥又没有了。A小朋友又在喊:快点,快点,快救救我们呀。B小朋友赶忙又帮他们铺了小桥。C小朋友跑去把木棒拿过来,就这样来来回回。独木桥越来越长越来越长。围着整个小操场围了一圈。小朋友们可以在上面走很久很久。他们自觉地约定,独木桥的下面是大海,要是掉下大海就要被鲨鱼吃掉。
例2:打仗游戏
今天我们玩碳化积木,积木中有很多的纸筒辅助材料,A小朋友拿起纸筒对着前方,嘴里说着:嘭,嘭……B小朋友很快跟上来,也拿着一支“枪”,对着A小朋友打起来来。这时候C和D小朋友也拿起来各自的枪走过来。打仗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他们还找到了一个基地,卧在地上,把枪搁在了木凳子上,对着敌方一通打,A小朋友还应声倒地,似乎是中枪了。
(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体现点
在游戏实践和运动中,孩子可以通过运动锻炼身体上的肌肉、关节和骨骼,使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此外,还可以使孩子的灵敏性与反应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小朋友可以在游戏中,认识世界、拓宽眼界、激发好奇心,并从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此外,孩子还可以在游戏中不断地了解自己,锻炼自信心和意志等。只要在游戏中正确引导,就可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体验,从中学到很多。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熟知3到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指南》中强调,认真选择,切合相应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水平,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提前做好相关材料,给幼儿提供有利的平台。
1、多多鼓励幼儿
给予幼儿好的评价,提升幼儿自信心。给活动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教师自身应该蹲下来,以热情的态度融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去。适当的对幼儿进行引导,把好的发扬出来。
2、及时的反思和总结
在每次活动后,要引导幼儿及时的探讨,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第二次进行游戏的时候会有一个提升。这样,一个活动才会更有价值。同时,也督促幼儿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升,帮助幼儿一起建立良好的环境,来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