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利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 21513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阶段最关键的环节,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年轻一代的发展前途,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分类;教学设计研究
引言: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科,数学的逻辑严密性、推理性、适用性非常强,很多学生一听学数学都比较头疼,觉得数学特别难学特别难懂。数学教育对于教师来讲,非常具有挑战性。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的实验的教学开展的还不是很多,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探索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初中数学实验理论探索及其教学设计的概念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个整个初中阶段最需要下功夫,最需要打基础的学科,初中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对于学好物理、化学、生物都有很大的帮助,数学教师应加强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研究学习,突出对数学实验课的教学研究,从掌握的资料情况看,全国中学数学实验开展相对较少,对其实验理论探索更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凭借知识优势,对其数学实验理论进行前沿探索,发现一些通俗易懂,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实验课目,增长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教学水平。
二、初中数学实验理论探索的意义
加强初中数学实验理论的研究探索对于增长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整体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实验对整个数学的综合性知识要求非常强,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理论功底,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验模型。加强初中数学实验理论探索对于学生开拓知识面、增长学习数学兴趣、探索研究数学科学的奥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提升学生动脑的能力,增长学生的逻辑思维、钢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可以说意义十分重大。
* 基金项目: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初中数学实验分类及其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E-c/2018/25)研究成果之一
三、开展好初中数学实验理论探索及其教学设计的方法
(一)加强对数学实验理论课题的探索
开展数学实验,考验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整个数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把控,教师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分析归纳,确立适当的教学实验课题,把握好实验的相关准备,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课题的选择是一个较难的过程,有的课题比较抽象,对于确立实验建模比较困难,切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尤其是数学成绩差一些的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
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学习这一内容,教师再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实验教学的方法对该课题进行认真准备,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实验课题时应该根据三角形的稳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一特性,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关的木棒、木棍以及及简单的四边形模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提问学生,针对三角形的特性让学生们有一个思想上的准备,进一步熟悉三角形的特性,以便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实验的过程更加得心应手。
再比如,教师在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一课题作为实验课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实验的科学性和简单性,应该分别做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通过平移转动的方式达到实验的目的。
(二)加强对数学实验准备的探索
数学实验对于学生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要想使实验达到理想目的,必须进行前期的相关准备。对教师的实验的准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针对所要教学的课目,科学选择实验题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许多方面,重点是知识点的准备,教学器具的准备、实验场地的准备以及实验期间相关数据的准备,应确保每一项准备工作有多种方案,在实验过程中遇有临时突发问题能够及时补充修改完善。要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出现不会操作等情况,做好针对性的预案,确保实验准备工作高标准,确保科学完成实验任务。
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图的选用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把教授统计图所需的理论知识及实验内容进行提前准备,应该准备一个圆盘,并将圆盘按比例进行切削,以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土面积为基准,按照比例制作不同大小的扇形图,并在扇形图上标绘出国家的名字,而后组织学生们进行数据计算,填充不同的数字,以达到学习的目的。比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几个主要疆域大家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80%,其余据20%。在此基础上准备相应比例大小的扇形图,并利用木块做成条形统计图状、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三)加强对数学实验理论实施的探索
数学实验在完成了对课题的选择、实验准备之后,即将展开数学实验的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重点进行理论提醒,主要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特性的掌握。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习苏教版八年级四边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准备一些简易的平形四边形器材、或者准备一些简易的木棍、铁钉、直尺等器材,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进行操作。教师首先给出数据,让学生组成一个面积为28平方厘米的四边形,让学生自己动手组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师给出的数据可以选择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等四边形,通过学生的动手能力,检查学生对四边形知识及面积知识的掌握。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回答通过图形的变换,掌握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的特性,由此联想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具体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以达到拓展学生知识范围,学以致用的目的。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该针对此次教学实验情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从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中进行差别化教学,对于动手能力强、脑筋奶灵活的学生应该加大数量知识量的灌输,引导向更深层次的知识学习;对于动手能力较弱,脑筋不太灵活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算法的教学,打牢学生的基本功和基本运算能力,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总结: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的探索需要教育工作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探讨,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尽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达到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雯君.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探索与教学设计研究[J].中学数学,2019(22):73-74.
[2]卞香争.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探索与教学设计研究[J].才智,2019(07):99.
[3]薛广忠.探究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探索与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8):23.
“基金项目: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初中数学实验分类及其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E-c/2018/25)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