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 付 霞
[导读]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付 霞
        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 山东 济南 250399
        摘要: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特点,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要求,如何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非常重要,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基于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但小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都尚未成熟,对于逻辑的理解能力较差,且多以形象性思维看待事物。因此,数学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对其有畏难心理。为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信地学习数学,从而提升数学能力,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时在紧紧围绕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喜好,适当加入一些游戏元素。
        一、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爱玩是其天性,以至于许多家长和教师很难平衡好学生的玩与学之间的关系,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使得本应劳逸结合的时间规划向其中一侧过度倾斜。但如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将游戏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将学生对于游戏的积极性转移到数学上,把在游戏中的胜负欲转变成数学学习中不熟练掌握绝不罢休的毅力。而这种转变是教师有意的行为,是游戏化教学的目的,但是也是学生不易察觉的,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自然,更加投入。在获胜的心愿驱使之下,在有趣的玩法的吸引之下,全班学生都会热情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浓厚的兴趣中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主动掌握数学技能。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数学中加入数学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思维、反应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敏捷类游戏需要学生给出快速的反应,团队型游戏需要学生组队进行合作,在实践类游戏中,学生需要动手进行制作,还有的游戏需要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多种形式的游戏对于学生的各种能力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应当着眼于数学游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在设计游戏时,注意其游戏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并控制其难度,使其对学生具有不大不小的挑战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在数学课堂上提升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
        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是指,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数学教学活动更加直观想象、趣味生动,因此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应用,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进行选择。例如,在课前利用猜谜语的游戏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知识巩固的环节中设计闯关小游戏或竞赛游戏等,以此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在“利润与折扣”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设计好“商店数学”的游戏,同时准备好相关的文具用品,结合本节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即让学生理解利润与折扣,同时能准确计算。教师在准备的文具上标注好价格。经过充分准备之后,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逛超市的生活化情境,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去购买喜欢的文具,并根据文具折扣算出教师能够获得的利润。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熟知的情境中明确数学的价值,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掌握了知识,并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2.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导入这一过程,而是直接切入主题,这样的课堂开端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久而久之,学生没有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然而,教师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导入新课,可以将学生从课间的游玩中拉回课堂上。如《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游戏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1)同学们一定喜欢做游戏吧,今天做个投沙包的游戏,想请四名同学参加,谁愿意?(请四名同学参加游戏)
        (2)游戏结束后问;谁成了冠军?是他的技术高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游戏不公平)
        怎样站公平?你来安排一下好吗?(学生上台安排成距离相等的站法)
        师:通过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真的乐于参与、善于动脑,真的越来越喜欢大家了。
        (3)通过游戏发现什么?
        (通过游戏发现,只要是每人所站的位置到投向的目标距离一样远,就能保证游戏的公平。)
        师:老师用五角星代替投向的目标,点代替的是所站的位置,(出示课件)是不是这样?
        (4)如果再来三人,他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找一生上台指一指)
        (5)如果再来六人,他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找一生上台指一指
        (6)想一想再来十二人呢?
        (7)想一想全班都来呢?
        (8)闭上眼睛想一想,更多的人来参加游戏,会怎样呢?
        教师小结:无论多少人参加游戏,只要站在圆上任意一点,就能保证游戏的公平,今天就学习与圆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创设游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老师设计了此游戏,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学生愿学、乐学,使学生也了解到生活中或玩中也有数学。
        3.以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游戏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是,游戏化教学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使得课堂教学不那么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将游戏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了体现游戏化教学的运用意义,教师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如在教学“克和千克”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作卖菜的农夫,一个学生扮作买菜的顾客,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体验重量的多少,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一来,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理解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游戏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首先,数学教师需充分认识到,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游戏化教学法并不是将传统教学形式完全摒弃掉,而是要将其融合起来。若对游戏套路生硬使用,不仅其积极作用难以发挥,还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判断游戏化教学法是否适用,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游戏化教学的自由性、随意性较强,教师要对教学秩序、流程严格把控,避免形式化问题的出现。在游戏活动实施过程中,需通过游戏规则的合理设计,明确游戏活动的走向。同时,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游戏规则,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后,要合理控制游戏的难度,若难度过大,学生的积极性将会遭到严重挫伤,难以主动参与进来。而过于简单的话,学生学习兴趣又得不到良好调动。因此,要将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纳入考虑范围,设计适宜难度的游戏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将游戏化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数学学习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要把握好游戏的度,只有把握好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设置好每一节课的目标,并按时按量完成,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纪丽容.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78.
        [2]刘旺福.论引入游戏教学法构建趣味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54+56.
        [3]赵青.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11):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