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凯凯
(定海区白泉中心小学 浙江 舟山 316011)
摘要: 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让数学课堂更加的有活力。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讨论当中。对于小学这个阶段,一些图像会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多的。展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基于“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传统整齐划一、大一统、缺乏个性、极少创造的课堂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学习了。从教转向学,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支持学生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互联网+多媒体课堂力图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打破有效的课堂教学时空,创造出一种无人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样态。互联网+多媒体课堂具有智慧和生态的双重特性,应当成为学生生命自由生长、和谐发展的地方。通过建构互联网+多媒体课堂,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小学数学课堂的特点
学生在小学阶段是一个学习习惯养成的阶段,准确来说是学习的一个起点,这个时期老师教授的一些知识都是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学生们大部分都可以理解。针对于小学中的数学而言,它是具有逻辑性的,有的时候需要学生一定的抽象思维,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通过一些图片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来进行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有局限性,他不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是通过一些视频和图片来展示给学生们的学习形式,这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还要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团结互助的能力,这样就需要老师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为不同的人选择合适的培养计划。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们正处于一个比较活泼的阶段,在上课的时候我们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把学生们的活跃性用在学习上,那我们就可以事半功倍,这就是小学数学课堂的特点。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并不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现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来给学生们教授知识,学生们对于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对学生们传授数学知识,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图片和视频有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得到一个质的提高。
2 “互联网+多媒体”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互联网+多媒体”非常有必要,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不过要想将其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采用合适的措施,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2.1构建完善的教学资源库
要想更好的提升“互联网+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最为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针对该学科构建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使得多媒体可以和互联网有效衔接,促使资源共享目标的达成。这样教师便可以借助互联网有效丰富多媒体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更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而且还得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起来, 然后指导学生应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的知识,学生的理解也能更加的深刻。例如在“观察图形”这一课程知识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重点所在就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形, 然后让学生借助计算机上的绘图工具给图形上色,这样可以很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加深他们对图形的认识与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展示出一些不怎么常见的图形,也可以上网收集,之后分享给大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使课堂教学质量更进一步的提升。
2.2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互联网+多媒体” 可以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不仅能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直观的展示出来,同时还能使复杂的概念简单化,提升教学生动性与趣味性。面对教学重难点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往往十分头疼,不仅自己教起来困难,而且学生理解起来也不是很轻松。而合理借助“互联网+多媒体”则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出,促使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例如“等量代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大知识点,也是教学重难点。针对此,教师便可以合理应用“互联网+多媒体”来组织开展教学,具体就是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展示一个视频:“小刚用一个书包换了十只钢笔,而小强用一支钢笔换了八只铅笔,请问小红用一个书包能够换多少只铅笔呢? ”而通过计算,学生基本都能得出最后的答案。之后教师便可以顺势引入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这样便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2.3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一节课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学生的思维能否快速、准确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散。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情境创设,与传统的课堂情境创设方式相比较,更加便利,也更加有趣。教师在“互联网+”课堂上,能够利用信息技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情境创设,比如色彩鲜艳的图片、欢快的音乐、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等。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兴趣爱好,结合时事热点,精心创设情境,将情境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让课堂更加富有趣味,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
2.4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进行合作教学
一方面,互联网由于其传播信息的便捷性,能够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随时随地互相联系;另一方面,在小学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是新时期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合作教学,是着眼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例如,某小组的选题是该地1997~2019年的年降水量统计表,小学生不可能通过实地勘测获得数据,但通过互联网就能够快速查找出真实详细的资料。通过亲自设计的统计表,学生能够体验到条形统计图制作的全过程、格式上的要求,并感受到统计图对于数量关系的表现形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征。同时,在合作搜索的过程中,学生能接触到教材中没有介绍的更多种类的统计图,开阔视野,还能锻炼信息检索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日后遇到其他的统计类问题时,能够借鉴此次经验来加以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法十分有必要,有助于促进教学创新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不过通过教师不断的努力和积累,必定能够在课堂上将“互联网+多媒体”的作用更加充分的体现出来,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效的提升,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学明.“互联网+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0.
[2]王惠萍.“互联网+”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对策[J].智力,2020(25):157-158.
[3]常宝.小学数学教学中“互联网+”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20(35):119.
[4]董修科.顺应发展趋势——“互联网+”下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20(02):34+36.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冯凯凯(1988.3)男,汉族,浙江舟山市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定海区白泉中心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邮编:31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