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唐佳
[导读]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唐佳
        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深度思考以及多角度思考,对促进学生形成数学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启发式教学时可以采取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实际、对比教学等多种方法,本文对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启发式教学;应用
        引言:
        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对高中数学问题开展多角度、多层次、深度化的思考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促进其形成独立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和习惯。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启发式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
        一、联系实际进行启发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导学、概念讲解、逻辑演绎等环节可以借助生活场中的场景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常常导致学生在理解某些概念或者原理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而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形象的生活经验并促进学生的理解程度。例如,在高一数学中学生们常常对集合内元素的唯一性、交集、并集以及差集等产生疑惑,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将一个班级类比为数学中的集合概念,学生在理解集合元素的唯一性时可以将其类比为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是不重复的,而班级里的男生和女生可以分别类比为两个不同的集合,二者之间的并集就是成为由整个班级构成的集合。因此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启发学生对高中数学抽象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二、问题启发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直接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或者原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常常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且制约了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空间,而不是直接将思考过程和结论全面地灌输给学生。因而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抛出问题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例如,学生在学习充分必要条件的过程中常常对这两个部分不能形成有效地区分,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数学上存在哪些区别,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区分和理解,进而形成正确地认知[1]。
        三、对比启发
        高中数学知识中有不少内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容易造成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混淆。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教师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进行分析。例如,在集合知识的学习中需要通过逻辑对比、图形对比的方式来理解差集、交集以及并集的之间的区别。

在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时需要将初中阶段的一次函数、高中阶段的二次函数、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等进行对比学习,从各种函数图像、奇偶性、周期性等多个方面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区分。也可以通过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对比来理解两个反函数在同一定义域下的区别。总之,对比教学的方法可以启发学生对知识点之间异同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形成更加清晰地知识框架。
        四、习题启发
        布置一定数量、一定难度的练习题可以有效地检验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借助数学习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考察来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事实上,通常学生在学习的初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某些知识点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场景,而数学习题可以通过给出特定的背景以及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思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点的使用场景产生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理解这两者之间存在哪些联系和区别,那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绘制图像的方式来直观地理解函数和方程之间的区别,设计或者挑选出一些可以帮助学生促进理解的题目。
        五、讨论启发
        在学习完某一章节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在小组讨论活动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引起小组成员的思考以及相互发表看法,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借助其他人的理解和思考来促进自己的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一过程中看到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角度以及可能存在的新颖的解题思路。同样一个题目有些学生可能是通过大量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来进行解决,而有些同学则利用图像来进行快速定性判断,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产生非常显著的时间差异,后者更加省时,前者更加可靠[2]。学生们在讨论问题和解题技巧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所以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六、直观启发
        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工具、图形展示或者实际生活场景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因为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化解数学问题的抽象性对学生理解造成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数学知识的框架或者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常规思路,这是一种直观的、可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教学道具来促进学生对复杂空间问题的理解。
        七、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多角度思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可以采取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布置习题、对比区分以及联系实际等多种策略。
        参考文献
[1]潘求发.高中数学启发式教学法应用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4).
[2]辛家欣.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印象,2018, 000(003):P.288-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