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浅议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向春燕 胡罡
[导读] 在班级管理与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秉承生活化德育形式,

        向春燕 胡罡
        南溪区仙临镇初级 四川省宜宾市644100
        摘要:在班级管理与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秉承生活化德育形式,提升学生的认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其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形成。在学习管理上让优秀学生学会帮助同学。让这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一起进步,让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优秀学生学会帮助他人,还能提高其他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初中生的道德发展。大多数初中生的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这就自然而然促使班主任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学生的身心在初中教育阶段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在这个阶段所接受的德育,会直接使个性发生改变。因此,初中班主任应该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长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为广大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一、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
        和谐的班风体现在班级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彼此关系融洽,班级团结力强等方面。在平常的工作中,时常会遇到同学之间甚至师生之间因为一点小事纠纷而引发了激烈争吵,甚至还动手打架,这就是不和谐的表现,如果班级里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势必会影响同学们对班级团结的信心,于是大家就分小帮派,恶性循环之下,班级氛围越来越不和谐。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努力倡导一种和谐、团结的班风,在班级里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调解,让双方学会相互理解、相互礼让,避免摩擦激烈化。积极向上的班风也是班级进行班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现实中,有些班级的班风有消极的倾向,比如新学期开始某一个科目的学习难度偏大时,同学们普遍对该科目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在私底下叫苦连天,却不及时地派代表与任课老师或者班主任进行积极的沟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感觉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失望、不自信情绪也越来越见长,这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班级在该科目的考试上成绩普遍不理想。但是如果在课程开始时,大家就及时地与老师作了沟通,之后老师转变了授课方式,顾及到学生们的学习进度,那么整个班级在该科目上的考试成绩应该是另一种水平。所以说,积极向上的班风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二、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首先,班主任应尽量参与到每一项日常管理当中,比如早、晚自习的时候去教室里巡视一下,看看有没有不专心上自习的同学;班级大扫除的时候,去看看教室里的卫生有没有做到干净整洁;学生体检的时候,一定亲临现场,等等。其次,班级的日常管理应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包括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等。在每一项日常管理中,都应该安排与该项管理有关的班委作自己的小助手,对该项工作进行检查,并在该项工作的进行中起带头作用。比如在班级进行大扫除的时候,就一定要让劳动委员作好带头作用,并在大扫除结束后做好卫生检查工作。再次,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应该适当地进行小评比。


  三、运用互动性的德育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我们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德育工作的目标则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综合能力出众的学生。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一定要把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互信、和谐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有关工作,取得更加有效的效果。很长时间以来,很多班主任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往往都是一言堂。很多学生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渐渐产生了抵触心理。而新时代的课堂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学习和发展环境。这就要去师生要进行心理换位,这就是说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同时,学生应该在课堂中或者学校生活发挥更加积极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去。在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时,切记不能盲目判断,造成更加不良的影响。要引导学生发现各自的不足然后进一步改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采取压制的办法。
        四、教育无小事,班主任应树立自身责任感
        所谓的责任心,就是个人对自己、家人、企业乃至是对社会所应尽的责任和对义务的认知态度。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础,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是班主任能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要的核心素质,也是增强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应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教育无小事,班主任应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班主任作为“一家之长”,应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建设,尽量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学生的人生观以及处世态度进行正确的指导。当前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将学生的德育放在第一位,它以教育为本,对教育的实际效果非常重视。无论是在当前的学习,还是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德育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甚至会在学生的人生历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生的德育方面,班主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心理需求,提升德育工作的效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更高的人生修养与品德行为。
         
        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要求提高了很多,不是站在讲台上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走在学生的前面,适当地指引、领导、帮助他们发展,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成为积极乐观、诚实守信、富有创造力的新时代青年。初中班主任更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断努力,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光恒.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科技信息,2008,(28).
        [2]李刚.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9).
        [3]陈朝权.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20).
        [4]刘莹莹.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J].新课程学习(下),2011(6).
        [5]单彩忠.初中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