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军
贵州省麻江县乐坪小幼连贯九年制学校 557600
摘要:在对农村小学的教学中,音乐课得不到学生、老师以及家长们的重视,他们认为知识课对孩子们的发展才会更有帮助,因此会忽略了音乐课的存在。提升孩子认识美的能力,可以帮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健康安心的学习,学生正在快速的成长,对外在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乐意接受,因此,对小学生应该进行正规的音乐教育,对于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策略探究
引言:小学的音乐课很多家长认为都是玩的,不太重要,所以当学生们快要考试的时候甚至在平时的上课中,音乐课名存实亡,对于孩子来讲,音乐课可以让他们开心,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但是很多学校的音乐老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平时给孩子们唱唱歌或者给他们讲一些听不懂的知识点,所以很多老师都没有把音乐课当成重要的一门培养孩子的课程,在孩子们眼中则是一次尽兴玩的机会,孩子们也不会怎么学习。这个问题在很多学校当中都会存在,并且还会出现其他学科占用音乐课的情况。
一、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和现状
审美教育,简称就是“美育”,意思是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人们达到一种教育的方式。一共分为人文和自然两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进行审美教育也可以提升审美能力。而且,通过观赏美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被动的提升,而接受审美教育是自己主动地接受提高审美能力的学习,效果对观赏美景来说更好。在农村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审美教育,这对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具有更高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积极备课,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个性化的给出审美培养途径,让学生可以在陶冶情操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提升自己,从而让农村小学生可以接受正确的审美观念,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二、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探究
(一)为审美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对于小学生的审美教育,老师们应该实事求是,结合每个人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因为小学生和大人不同,他们没有懂得太多,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氛围。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老师给他们上课的过程。审美教育与传统教育有一定的不同,审美教育不需要小学生对课本内容死记硬背,需要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美感
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审美教育,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感是一种非常奥妙的东西,没有办法用实际的意思去表达,但是在审美的过程中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拥有良好的美感,也就意味着小学生具有了很好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感也离不开对各种形式的美的观察。因此,教师在给小学生上课的同时,也需要联系课本,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更好的去探知外面的世界。
三、培养学生对审美的感知
审美也就是去发现事物的优点,让孩子们去感受到美的存在非常重要,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老师更要注重孩子们感知美的能力,在生活中去探查食物的内在本质,发现事物的内在美。世界美好的食物太多,人们的审美水平也是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能固定美的含义,也不能去硬化美的含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对孩子们的培养,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让孩子们提高对音乐的重视度,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更全面地让孩子们感受到美的存在,音乐是非常神圣的,应该让每个孩子都为之向往。美,是多方面的,是所有感官上的美,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冬天冰雪里面的梅花,认真的感受就会发现它的美。在小学时期我们就应该让孩子们拥有合理的审美观念,小学老师不应该忽略音乐课的重要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四、结语
我们对音乐课的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导致学校老师也不会特别重视孩子们的审美教育,认为主课教学非常重要,觉得音乐课可有可无,而音乐老师也不在意,上课就只简单的唱歌,让孩子们忽略了音乐美的存在,很多孩子到了中学或者大学之后,才会真正接触到音乐,感受到音乐的美,所以我们到目前为止就是要让家长学校老师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学习到音乐,让所有人知道音乐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辨别美,去认识美,这也能够让孩子的内涵修养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金芳.让心灵与美共栖——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5(8):49.
[2]龚江睿.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0):16.
[3]王爱丽.试析审美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