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宝
湖北省随州市安居中心学校 邮编441310
摘要: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青少年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学校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取决于教师。历史教育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历史教育内容丰富,艺术形象生动。如果历史教师能够运用出色的教学技巧和生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那么他们无疑将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初中历史教学
引言:历史是一门及其重要的学科,应培养学生的日常交流能力和文化知识。初中生正处在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德育将渗透到学习中,避免初中生走弯路,在此后的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有效地渗透德育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1.渗透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属于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职责是两个:一种是教授无人基础知识,另一种是进行道德教育。这两个任务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强调历史教学和德育的内容,为初中历史教育开辟新的途径。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育过于注重语言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因此,道德教育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已经成为历史教育的附属教育。教师通常会通过在文字说明中总结和总结文章的要点来指导学生该怎么做。这种叙述方法是单调而空洞的。初中历史教育不应该是服务于道德的工具,也不应该是政治课的辅助手段。历史课堂教学应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多种形式,通过传授历史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品格,并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的真理,任性的善良与美丽。但是,传统的历史教育往往走错了方向,一些老师把道德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混淆了历史与道德的区别。
2.德育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渗透
(1)借助历史教科书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历史学习上
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历史教科书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要教学生使用教科书的内容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分析正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子,以及文章的思想和感受,体会和理解作家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在此课程中,学生可以与老师积极沟通,并对困难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2)利用历史阅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价值取向
历史阅读教育是本课的重点和核心,阅读教育的内容很长,从教科书中选出的大部分文字都是优美的语言和内容。在初中历史阅读课程中,如果教师可以使用真实的语言和多媒体中显示的直观图片进行教学,则学生可以将自己沉浸在文章的场景中,并体会作者的内心想法。如果教师在情感上指导学生,学生会对文本的内容产生共鸣,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状态下接受道德和情感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心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价值取向。
(3)将德育渗透到中国的实践活动中
初中历史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德育工作,而且可以在课余实践中渗透德育工作。通过发展各种课外兴趣,学生可以运用他们的历史知识进行实践,以扩展自己的职业,培养人格特质。学习完课本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放学后进行现实的活动。
(4)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德育水平
历史教科书包含许多与爱国主义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实践教育中,教师需要将历史背景渗透到课堂活动中,说明作家的时代并充分展示作家的思想,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具体成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5)实现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的融合,确保德育的质量
在具体讲授当前的初中历史课程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初中生的学习水平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使初中生的现实生活与教育活动之间达到良好的融合。通过使初中生参与特定的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德育意识。同时,这些动手也会活动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他们能够针对特定的动手活动探索和分析课程知识。
(6)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是历史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第一执行者,也是影响德育渗透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学校历史老师的水平大大提高,中国初中的综合教育能力才会得到提高。这不仅是教师将德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的新要求,也是提高历史整体教育效果的基本保证。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首先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积极学习德育技术和方法,同时,在完成循序渐进的教育计划后,必须对自己进行反思。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学习效果,反思自己遗漏的教学错误,然后更正教学方法。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中学教育管理者应定期开展语言教师培训活动,重点放在初中历史的渐进教育改革计划上,以培养教师需要提高的能力。从立德树人的观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历史教师的综合能力,将历史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创新性的教学能力,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有效提高每位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满足初中历史德育工作的需要。
结束语:综上所述,立德树人的初中历史道德教育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使学生以包容,有益的方式成长,教师不仅应限于课堂教学,而且还必须有效地利用课外阅读和家庭作业来完成德育的渗透。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准则都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邹佳叡.立德树人背景下历史科德育的成效、缺失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12):38-43.
[2]王燕.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39-440.
[3]王番.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