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吴姣姣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吴姣姣
        遂宁市玉龙初级中学校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家对素质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英语作为全球使用率最高的语言之一,在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的教学中除了要应对应试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中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中坚力量,教师更应该肩负起培养具有创新性意识和跨国际合作交流的人才。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交流、文化意识
        引言: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载体,是一个国家百年历史与文明的沉淀。因此,语言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文化的传播。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语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英语语法和基础英语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与中华文明间的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专业能力的提高。这要求教师改进传统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课堂与跨文化相结合,在教学中传授基础知识时也将文化交际的意识渗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及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也必不可少,跨文化间的交流合作也是推动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必要前提。跨文化意识要求交际者对不同国家文化因素具有极高的敏锐度,秉持求同存异的态度包容文化间的差异与冲突。传统应试教育下学习英语的方式对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有诸多弊端。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有出色的专业能力,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也是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适当的输入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拓宽学生对西方国家的理解与认知缓解中文对英文学习的禁锢,逐渐缩小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障碍。“基础应从娃娃抓起”,因此培养中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也成为当下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门语言的学习绝不是几个周速成的结果,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语法词汇的强输入和不断的经验积累。因此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对英语英语是极为重要的。英语学习紧紧依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推荐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英语资料以供学生课后阅读。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英语也不仅仅是哑巴英语,更要求学生会说会写。录像和广播对在校学生学习英语是很好的工具,在课间可以穿插播放几条西方文明的知识,利用好边角料时间学习零散知识,日积月累进而汇聚起一条语言长河。充分发挥互联网全球化的优势,课后学生利用网络去探寻大洋彼岸的异国风情。
        三、对比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不同的地域对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与定位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拓展西方文化知识,规避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会与冲突。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要脱离汉语对思维定式的禁锢。

例如“Would you please do something? ”译为“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吗?”在英语中这虽然是疑问句,但也表明了礼貌的态度;但在中国要考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然后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询问,如在与长辈或熟人间问候就可以直接用祈使句。教师作为学生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课堂的思路设计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特殊节日设计不同的活动,对比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万圣节才是举国狂欢的节日。教师便可以以时间、风俗等方面切入主题作为引导,对比东西方庆祝节日的习俗、饮食习惯和节日活动的不同。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兴趣还能引导学生的自觉探讨,学生主动探究其理想的国家,不仅能亲身体会到国家间文化差异,还培养了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从无形中促进了跨文化间的交融。
        四、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融入课堂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在英语课上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意识,才是英语教学中比考出高分更突出的意义。这也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综合教育水平,确保有质量的完成教育目标。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下,英语课堂大多以背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对语法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并未将词汇与语法融会贯通。而学习英语的实质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在传统教育背景下,无疑忽略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与学生齐头并进共同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将引入的课外知识与课本相结合。比起写更应着力培养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课上可以设定固定情节,分组进行场景模拟演讲,多给予鼓励使学生会说敢说,避免哑巴英语。让学生适当的接触一些西方的基础教科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也能使学生更具体形象的了解到西方文化的底蕴。在互联网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利用空余时间放出西方国家日常交谈的对话情景视频。用新事物的引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揣摩西方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文化见识的深度和广度,以此实现高质量的有效教育。
        结束语: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即便是在国内,英语的使用频率也呈上升趋势。国家对跨文化交流的人才也是十分青睐,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英语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一场对教师自我革新的考验。只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探索区域文化的差异。教师作为引路人,不仅要教会语言,更重要的是传播语言背后的文化。以教育作为方式突破地理位置对文化传播的限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实实在在的跨文化交流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晓红.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英语广场,2020(26):128-130.
        [2]林梨荭.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校园英语,2020(24):200-201.
        [3]胡殿芬.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12):97.
        [4]许文.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初中生世界,2020(08):41-43.
        [5]姜培培.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103-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