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教师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与离职意向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姜敏敏
[导读]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特教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

        姜敏敏
        济宁教育学院 , 山东省济宁市272000




        摘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特教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主要针对身心发展有障碍的儿童。他们面临的巨大工作压力可能会使他们无法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导致情绪疲惫,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有研究指出,辞职行为是工作倦怠负面影响的最后一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师生失衡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因此,防止教师职业倦怠,降低其离职倾向,是发展特殊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1教师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的相互关系研究
1.1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Price(2003)指出“工作倦怠最严重的后果是员工离开组织”[1],Maslach等人(2011)指出离职行为是工作倦怠负面影响的最后一环,可以说当工作倦怠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离职意向[2]。研究人员还开展了一项实证研究,探讨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黄等(2003)还发现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3]。王晨(2015)研究了广东省207名特教教师的离职倾向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特教教师的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
1.2工作倦怠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目前,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教学效能感可以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
莱特(1992)指出,工作倦怠是一种自我效能的危机。(Friedman&Farber,1992)指出,认为自己在课堂纪律和管理方面能力差的教师比认为自己能力更高的教师报告的倦怠水平更高[5]。在国内,金泽勤、李作山等人(2007)采用马斯拉赫《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比较了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的特点。结果表明,普通教育和特教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6]。
1.3教学效能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
        教学效能感是影响离职倾向的诸多因素之一,但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还很缺乏。赵志春(2008)指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西北贫困农村地区教师的离职意向有重要影响。尹佳(2014)以武汉市洪山区202名幼儿教师为调查样本,研究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离职倾向,得出幼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离职倾向负相关的结论[8]。
2特教教师职业倦怠“教学效能”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探讨
        本文通过对170名明特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2.1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负相关
特教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各维度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其教学能力和教育信念的自我评价,是对其教学工作是否有价值的主观判断。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侧重于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看法;个人教学效能感是关注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的主观判断。特教教师的工作倦怠与这两个维度都呈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更具相关性。原因可能如下:第一,特教教师在回答问卷时有自卫心理。第二,特教教师面对的是身心残疾的孩子,教育确实对他们的发展有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进步是缓慢的,有时甚至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一些特教教师质疑教育的影响,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2.2特教教师的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结果表明,特教教师的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越严重,离职意愿越强烈。从各维度来看,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的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情绪衰竭与离职倾向显著相关,可以预测离职倾向。工作倦怠发展到顶峰,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员工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

如果一个特殊教育老师太过于关注自己的工作,感情资源枯竭,那他就枯竭了。很明显,他的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大大减弱,离职意向更加明显,因为情绪衰竭与离职意向密切相关。此外,在本研究中,个人成就感低与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个人素养低,就是缺乏价值。特教教师在自己的单位或教师职业中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久而久之,他们很可能有离职意向,离开原单位或教师职业去寻找自己的价值。人格解体与离职意向正相关,特教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更多地与同事和家长沟通。然而,许多接受调查的特教教师报告说,父母的沟通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一些不讲道理的家长或者因为长期压力而对学生漠不关心的家长,会在特教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造成问题。另外,同事之间的摩擦也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积极主动的沟通可以减轻个人压力,提高对自己岗位的归属感。相反,当沟通不如预期时,容易形成压力源,导致工作倦怠。
2.3特教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特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特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高,其离职倾向越弱。从各个维度来看,教学效能感的各个维度与离职倾向都存在负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诚然,教学效率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有信心。他们认为教育可以帮助有身体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让他们学得更好,进一步融入社会俱乐部。因此,高教学效能感可以增加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教师更积极地参与教育,更容易得到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从而保持更高的工作热情,降低离职意向。
2.4特教教师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部分教学效能感的中介结果表明,工作倦怠不仅能直接影响离职倾向,还能通过教学效能感的中介变量影响离职倾向。通过逐步分层回归,探讨教学效能感对特教教师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倦怠对离职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随着工作倦怠的增加,特教教师的离职倾向会增强。在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中,只有情绪衰竭进入回归方程。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分别代表个人压力、人际关系状况和自我评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情绪衰竭维度。工作倦怠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情绪衰竭。
随着职业倦怠的增加,教学效能感水平降低。教学效能感可以弱化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相同的职业倦怠水平下,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离职的机会较少。首先,教学效能感作为一种认知因素,会影响教师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过程中情绪的调控等。,从而影响教师对个人教学能力的判断和对教育在人身上的作用的评价。因此,当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面临不可避免的情感枯竭时,教学效能感对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自信和自我评价有明显的作用,可以避免离开的意图。
结束语:
特教教师的工作倦怠普遍中等,在教龄、学校性质、学历、薪酬满意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较高,教师年龄、学校和薪酬满意度等人口学变量存在显著差异。特教教师的离职意愿水平较低,在教龄、学历、薪酬满意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特教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维度与职业倦怠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呈显著正相关。教学效果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倦怠不仅直接影响离职意向,还通过教学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离职意向。
参考文献:
[1]齐军.(2013).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具身理解及其启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g,96-100.
[2]秦洁,张新,唐粼.(2012).国外离职行为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导刊⑧,139-140.
[3]饶军民.(2013).近十五年来国内教师离职研究的前沿演变和热点领域一基于998-2013年cnki收录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教师教育研角25(4),79-85.
[4]宋莉芳.(2009).教师薪酬制度满意度、离职倾向与延期分配支持度关系研究.现代教育管理、(01):88-90.
[5]史云静.(2006).河北省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octoraldissertation,河北师范大学).
[6]孙凤舞.(2008).教师教学智慧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Doctoraldissertation,西南大学).
[7]孙利.(2011).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教学与管理(36),46-49.
[8]孙志麟.(2002)教师自我效能与教学行为的关系[J].台北师范学院学报,(14):109-140.
[9]唐丹.(2013).国内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述评.绥化学院学报,330,35-39.王琛.(2015).特教教师离职意向与工作倦怠、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