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玲
新疆库车市乌尊镇幼儿园 842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质量引起重视。现代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高速流通的社会,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方便快捷,而教学方式和手段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步,新的教学方式正渐渐融入课堂中。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声乐课也开始结合新的技术手段,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创新课堂,使课堂更加生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单单是对声乐课的一次革新,也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模式;创新
引言
在21世纪的今天,以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化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或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工作形态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结合音乐学科自身特点,音乐比起其他学科受新媒体的影响更加深远。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音乐教育是与生活紧密结合并展开的,新媒体的发展给音乐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为音乐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整体演唱水平有待加强
高等院校中,声乐集体课的教学目标应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演唱好儿歌作品和部分初中级程度歌曲,但是现阶段学生的演唱水平整体不高,只有个别学生能够达到演唱考核标准,其他学生还存在不敢大声歌唱、唱歌技巧运用能力不强、缺乏唱歌自信心、容易怯场等一系列问题。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本身的音乐基础较差,和声乐考核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二是声乐课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比如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是将自己作为课堂中心,或者是对唱歌基础好的学生给予过多关注,以及忽略基础教学,直接选择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等,这样不仅会打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且也不利于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所以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1.2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说教性强
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方面的艺术教育中,最普遍的教学方式就是口头教学,具备说教性强的特点。幼儿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口头教学的方式下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进行学习,幼儿很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口头教学大都是教师单向传递知识,对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方面的知识理论进行灌输,要求幼儿无异议的接受并执行,不适合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如果教师认识不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做不出教学手法的改革,会导致幼儿艺术教育成果无效。
2新媒体时代下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2.1精心制作教学视频,保证课前预习质量
第一,微视频的制作是“翻转课堂”中任务最繁重、难度最高的工作。为保证教学质量,制作教学视频前教师应对新授课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清晰梳理,以正确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向。为了制作出内容精炼、颗粒度小、时间短、趣味性强的教学视频,教师在教学视频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上都要下功夫。
在选择视频内容时,要认真分析教材,遵循音乐课程的学科特点,对课程教学中的要点在拆分基础上进行提炼,适当取舍内容,重点突出实操性,萃取符合学生网络学习心理、符合学习规律的小颗粒度的典型知识点和技能点来准备课程内容,如不同体裁幼儿歌曲演唱处理、幼儿歌曲情感表达的处理等。视频内容要具有准确性、逻辑性、知识性,教师要明确课程受众,在脚本撰写时应选择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概念、定义来表达。
第二,情景定位方面设置一对一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以互动操作方式呈现15分钟左右的短小精炼的教学内容。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生动形象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对作品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结合学生的儿歌表演及优秀作品展示,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微视频的设计应尽量体现学科特色,选择活泼可爱、富有童真童趣风格的PPT,颜色亮丽,画面富有动感,让学生对课程充满无限期待。
2.2混合式教学
教育者可开设针对本校的SPOC教学平台,平台里的慕课课程,可以是本校教师制作,也可以拷贝一门正在开课或即将开课的MOOC课程的学期内容完全跟随其教学进度或者已经结课的MOOC课程资源到本SPOC教学平台上。学生线上与领域专家学习交流解惑,线下通过本校音乐教师组织面对面课堂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程教学走出一条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情的新路子。
慕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同时更突出了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线上高度化的自主学习加线下合作式的小组学习充分发展学习者的自主性,整个学习过程完全以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出以,通过线上慕课自主学习,学习者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在面对面课堂中,师生、生生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习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2.3利用科技手段及资源
在当前这样的网络发达的信息化时代,一系列的多媒体资源都可以加以运用。在传统声乐课程中加入多媒体资源,例如视频资料、音频资源等,是课堂不在死气沉沉。教学将不仅仅是学生在下面听,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而是将听说看结合在一起,使课堂变为交互式教学。同时借助互联网,可以是学生更好地理解声乐课程的知识,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对于民族唱法的练习,可以将经典的民族唱法歌手的演唱片段在课上播放,并加以讲解,使学生明确演唱要点。在讲解之后再次让学生观看视频,并观察体会刚才所讲解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清晰透彻的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兴趣,使课堂变得有趣。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交流学习平台拓宽了,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明显了,打破了教育内容时空的限制,声乐的教与学变得更为多维立体化。新旧媒体并无好坏之分,在教学中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要充分使用传统媒体中印刷媒介的教材、书刊和电子媒介的广播、光碟、电视等等,更需借助新媒体的即时兴、互动性、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展开教学。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后撰写此文,利用新媒体展开线上与线下的教学,走出一条“新旧媒体融合”的教育之路,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声乐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陈楠.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才智,2013(24):133.
[2]张红娟,秦笑笑,徐宁宁,刘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J].科技资讯,2015,13(36):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