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古诗词文本? 提升高中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贾吉香
[导读] 高中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传承中国古典文化,

        贾吉香
        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
 
        摘要:高中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提升学生精神文明素养的作用,而非仅仅局限在背诵默写方面。本文认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过于注重卷面成绩、忽视对诗词意境的感悟、学生普遍缺乏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等问题,提出探索多元化的古诗词教学方式、注重心灵层面的感悟、规避“统一答案”等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新思路的有效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诗词教学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了我国妙丽的诗词文化,通过古诗能够了解过去人们的文化习俗以及精神生活,能够进一步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甚至可以从古诗中窥探历史的发展规律。古诗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音律、格调、意境、思想等方面都有着其出色的地方,本文就“高中语文诗词与教学策略”作一些浅说。
1 巧用“诗眼”法
        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而言,其不仅篇幅较为短小,且内容精悍。基于此,在组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我一般会应用“诗眼”法。因为,大部分古诗词都有其“诗眼”,该“诗眼”展现了其灵魂所在。学生在把握“诗眼”的过程中,可以顺藤摸瓜地理清古诗词的发展脉络,从而由浅入深地理解其主旨,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以《旅业怀书》为例,这首诗的主旨句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以此为出发点,对其中的“垂”和“涌”这两个字进行了分析,借此作为学生理解文本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细细分析。在此次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调动其已有的知识储备,指出,“垂”字可以展现出原野的广阔无边,而“涌”字则展现了大江奔涌的雄伟壮观。在这样的理解中,其自然而然地可以在大脑中描绘出广阔的画面,进而将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当时无尽的孤寂。如此教学,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诗眼把握诗词内涵,还可以透过诗眼感知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为其读诗、品诗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
        时代在变,人们生活的环境也在变,学生的思想也不断改变。教育目的在变,以往的教育方法也要改变。教师本身应该意识到要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也不要一切以考试为目的。如果一切都以考试为指向性,那么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本身就变成一件乏味的事情。之所以很多学生厌学,也是因为厌倦考试,觉得学习只是为了考试,所以听课就变成了煎熬。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引导是很重要的,教师本身要将诗词自身的趣味性展现出来,让学生明白学习诗词并不是只为了考试。而是在为学生传递一种文化,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中华民族语言魅力的精髓之所在。

让他们喜欢上诗词,进而喜欢上语文学习。
        语文同其他学科还有区别,其他学科大部分人在就业后可能都不会用到。但是语文却是如影随形的。高中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3 巧用比较法
        比较作为探寻事物特点的一种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大量的古诗词的堆积喜爱,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储备,还可以在细细品析的过程中,通过发现不同内容的特点,掌握有价值的古诗词内容。对此,我在组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会灵活地运用比较法,将相似的古诗词放到一起,指导学生们从内容、表达方式、情感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在寻找异同点的过程中,建立对古诗词内容的深刻理解。
        以《蜀道难》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为学生们同时展现了王维的《归嵩山作》,引导学生们以语言为切入点,分析这两个作品的语言特色。在解读文字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自主地体验到李白的豪放飘逸、王维的沉郁顿挫。如此不仅实现了对文本的语言的认知,还受到了古诗词语言魅力的熏陶,为自主鉴赏,提升审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感受诗人的创作特色,还可以为学生自主品析此类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利用角色扮演,感悟诗词中的意象
        很多古诗词中都描述了比较具体的场面,诗人的情感非常饱满,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中的内容进行理解之后,对诗中角色进行扮演,促进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知古诗词,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和领悟诗词中的意象。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的羁鸟、池鱼、户庭、虚室等都在表达(哪些意象)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在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时,可以充分看出诗人在农村生活的舒心和愉快,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由衷热爱。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人扮演诗人,其他人可以扮演村民或者诗人的好友,想象除了诗词中所表达的美好景象之外,诗人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然后用贴切的表演展示出来。通过这种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诗词意象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观察学生的表演和行为中,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简短的语句中包含着浓烈丰富的情感,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巨大比例,影响着学生成绩,更影响着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目前古诗词教学是教师工作任务中的重点,古诗词的学习是学生学习难点,为保证古诗词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和文化素养,教师务必要重视对古诗词教学的创新,需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质量。古代诗歌教学是培养高中生诗歌欣赏能力和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中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核心素养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积极有效的古诗教学策略,以提高古诗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观。
参考文献
[1]肖海英.浅谈提升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8):60.
[2]张荣枝.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