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档案构建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张慧婷
[导读] 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发展中得到了有效地应用

        张慧婷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郑州市   450002
        摘要: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发展中得到了有效地应用,对于提升管理的效率及质量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大学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提升大学档案管理的效果及质量,加强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本文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大学数字化档案构建策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构建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满足大学发展需要。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数字化档案;构建策略
前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做好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数字化信息数据代替传统的纸质数据,对于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及质量来说,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对大数据的性能优势进行有效地发挥,使档案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以提升,并借助于数字档案系统,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好地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借助于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的存储,使档案信息管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更加方便信息检索,对于档案后期管理工作而言,也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档案构建概述
        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大学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对传统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及作用,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使档案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有效地提高[1]。数字化档案构建,借助于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并且使档案信息的传输更加便利,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并改变单一的、传统的存储方式,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应用,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归档、整理,借助于数字化档案信息库,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及质量[2]。
        关于数字化档案构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库,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并实现对档案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从而为大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在数字化档案管理过程中,注重利用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库,能够对数量庞大的资料库进行有效处理,从而打破传统数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不足,使档案管理工作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为大学日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2.实现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有效存储及归档,能够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大数据环境促使大学教育教学工作日新月异,大学档案管理面临的信息量日益增加,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新的管理需要,这就要求对档案管理的方法、模式做好有效地创新。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扩大电子文件管理的存储量,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3]。同时,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功能,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快速搜集及获取,做好数据的处理分析,为大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及指引。
        3.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发展目标。结合大学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来看,纸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需要利用大量的纸张进行数据记录,并且在数据量庞大的情况下,还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源。大数据背景下,借助于数字化档案构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减少了纸张应用,并且档案管理室的占用空间相对较小。同时,采取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实现对文件内容的数字化处理,能够对文件信息内容进行有效地协调,从而确保数据档案的关联性、系统性。


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数字化档案构建策略分析
         在大数据背景环境下开展数字化档案构建及管理,要注重对大数据技术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有效地发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及质量。联系大数据,在开展大学档案管理过程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突出数字化档案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开展数字化档案构建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大学数字化档案构建的实际需要,注重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优化,对传统的管理模式、方法进行创新,实现对档案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果及质量[4]。在进行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应用程序做好有效地设计,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能够对档案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可靠地处理,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归档。同时,在进行档案数据管理时,要注重考虑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个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影响,注重构建相对应的管理模式,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检索,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对文件信息内容进行有效地协调。此外,在进行数字化档案构建时,要注重突出档案构建的系统化特征,能够联系不同学科的需要,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地应用,从而为信息交流及共享打下良好基础,为大学教研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存储功能
         数字化档案构建,注重对档案文件进行有效地管理,突出档案的完整性,能够为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进行数据库和信息存储功能完善时,一是要注重构建全文数据库,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整体化、全面化处理,能够对信息的输入率和搜索率进行有效地提升[5]。对此,可以联系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注重构建独立的数据库目录,能够使用户对信息进行快速的获取。针对于这一情况,强化对检索功能的有效设计,并注重构建独立的数据目录,设置数据书签,满足数据检所需要。二是要注重构建电子文件信息存储系统,强化数据存储功能。在进行数字化档案构建过程中,通过对文件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结合大学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完善,并做好数据信息的及时更新和维护工作,从而使档案管理为大学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是要注重对软硬件的操作环境进行有效地改善,及时做好技术更新工作,能够使数据库、信息存储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以实现数字化档案的功能及作用。
(三)注重做好人员素质培训和提升工作
    在大数据背景环境下,数字化档案构建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做好人员素质培训工作,加强综合人才的建设,从而使档案管理人员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在人员素质培训时,要注重做好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运用,提升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效果及质量[6]。同时,要注重加强数据沟通及交流,注重对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应用策略进行有效地把握,不断地做好技术更新工作,从而使数字化档案建设管理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档案构建及管理的效果及质量,更好地满足大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开展数字化档案构建过程中,要注重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应用,结合数字档案建设,使数据资源得到充分地应用,提升数字化档案的建设效果及质量,使大学档案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同时,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及创新,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及质量,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发展及进步,并为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升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及质量。
参考文献:
[1]贺冰花.探索高校校友档案数字化集成管理策略[J].陕西档案,2020(05):29-30.
[2]宋雪雁,王少卿.数字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研究现状分析[J].兰台世界,2020(10):15-18.
[3]马雪君.创建高校示范数字档案馆实践与思考[J].浙江档案,2020(09):58-59.
[4]黄毓晖.数字档案环境下人才市场档案管理的SWOT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0(18):20-21.
[5]赵莉.大数据视角下档案数字化工作优化策略探析[J].兰台世界,2020(09):92-94.
[6]李丛.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问题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95-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