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 刘艳珍
[导读]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重要内容

        刘艳珍
        中阳县金罗镇西合小学校   山西省吕梁市  033402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重要内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其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审美能力。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常以考试内容为主体,忽略了对学生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授,导致许多小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深刻的认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语文课程就是用来提高语文技能的,没有考虑到传统文化内容对小学生的影响,没有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思考传统文化的融入。本文提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旨在促进课程改革和创新,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文化的多元普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知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意义是其他基础学科无法替代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让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引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是我国的精神文化宝藏,还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中华传统文化与我国传统习俗、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其为我国教育提供了许多具有实践性意义的教育理念以及文化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很大,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让小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让小学生吸收更多的文化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这门学科中的许多内容其实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阅读课堂中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其实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帮助其增强“语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把握学习规律,正确认知语文内容。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
        (一)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语文教师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过于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忽视了在教学中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带来的教育价值,语文教学缺少灵魂方面的支撑,就不能让小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教学的方法不科学
        通过分析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不难看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单一,部分教师仅仅为学生讲授教材当中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未能注重教学的延伸,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致使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较少,缺乏自主探究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未能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用PPT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给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传统文化认知能力。

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动的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阅读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内容。[3]当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知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其文化自信。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中国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等,教师可以将与这些故事相关的视频影像放到PPT课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分析汉字的结构
        在将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解汉字结构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然后再带领学生进入到阅读世界中。文章都是由汉字堆砌而来的,教师先让学生对汉字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进行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汉字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兴趣。
        (三)引导诵读经典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诵读经典是非常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就对传统文化内容有深刻的认知。诵读要求学生结合眼、口来“读”文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来进行诵读,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小学的语文教师可以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材料的抑扬顿挫当中强化记忆,在深入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美感,把握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四)明确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的教学目标,要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考虑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可以不断在阅读课堂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要求来设置教学目标,如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思考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在一个更活跃的阅读课堂中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五)注重教学层次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地去融入传统文化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小学生提出不同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入手,先调查学生的传统文化兴趣爱好,如诗词歌赋、汉字文化、汉服文化、文言文解析等等。教师可以以这些为主体思考学生喜爱的传统文化内容,选择一些与其相关的课外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增进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同时还能提高阅读能力。所谓因材施教,其实就是要求教师注重教学层次,要注重区分不同阶段的学生,其中包括年级阶段不同以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时,教师应该考虑给学生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传统文化诵读任务,让学生在诵读、朗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如何用心阅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是适合现代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玲丽.探究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智力,2021(03):95-96.
        [2]高利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J].新课程,2021(01):232.
        [3]段小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6):87.
        [4]柯昌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阅读教学[J].小学时代,2020(17):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