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刘曼
[导读]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育教学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刘曼
        霸州市第九小学  河北省霸州市  065700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育教学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既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目标,同时也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导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视力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看重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过于看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对此,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核心素养观念,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设计,促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学生经过语文学习以后,形成的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及品质。核心素养是学生人格、品德形成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需要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深入了解。在实际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语言应用能力,保证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拼音、生字、词语、语法等基础语文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交流、文字创作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其他核心素养内容前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化魅力,注重语言知识的渗透,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地构建、应用语言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指引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敏锐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以此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语文教育是无法脱离学生的主动探索的,同时在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中,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可以很好地对语言进行整理,逻辑清晰的进行表达。在阅读中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鉴赏能力,从而深入地感悟作者的情感;在写作训练中,学生需要罗列好大纲,找出适宜的写作素材,明确自身的写作思路。可以说语文学习的各项活动都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密切关联。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工具性两种特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的语文知识,如字词语句等,还需要强化对学生艺术审美培养的重视力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指引学生在语文好词好句欣赏、情感体验等活动中,形成审美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最终促进学生审美鉴赏及创造能力的提升。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学科本身就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生传递知识文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开放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掌握各项知识,更要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的将文化融入课程学习中,让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蕴含的精神,并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已研究有不少策略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也总结出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将核心素养观念融入语文教学设计中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应该树立打破常规的思想,要不断改革创新,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学习品质的形成。教师要结合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打破传统固定教学模式的局限,采取与时代相契合的教学方式,切实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情境进行优化改革,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如多媒体演示视频、音频、图像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升。
        (二)设置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中,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有很大帮助。围绕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同时在以往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教师很少考虑实践要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时间很少,效果不佳。对此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定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实践,借助实践让学生能很好地将知识表达出来。事实上学生语言实践机会越多,其语言学习能力提升得就越快,所以在教学目标设定中应该增加实践比重。
        (三)强化语言鉴赏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指引学生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激发学生审美情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深入感受课文中的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事实上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健康实现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以此引导学生更好的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总结性评价,二是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在注重对学生进行诊断、评价,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自身的学习状态,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当然教师还需要定期对学生近段时间内的学习总体情况进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总结性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会带来比较大的限制,很有可能出现忽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不利于学生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提高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力度,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总结性评价为辅,以此引导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入手,灵活地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指引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赛赛.关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37-38.
        [2]刘锋.对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的探寻[J].新课程,2021(10):31.
        [3]王旸.浅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1(19):21-22.
        [4]刘正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9):15-16.
        [5]刘霞.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21(07):33-34.
        [6][1]孙萌萌.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