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李碧英
[导读] 情景化教学主要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氛围

        李碧英
        永兴县黄泥镇中心小学,423300
        摘要:情景化教学主要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识的内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实践,让学生在不断的互动和交流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处: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形式落后
        在传统汉字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都是以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传输汉字知识,将每个生字词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进行书写,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反复的强调,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训练中,加深对汉字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枯燥的,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教学效率自然就会降低。
        (二)学生评价体系不合理
        大部分教师在检查学生识字成果时,都会以听写的方式进行判断,以学生的正确率高低来决定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对于写错的汉字,教师会惩罚学生写很多遍来加深记忆,学生在这种枯燥反复的形式中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这种评价体系和惩罚措施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有学生对听写汉字产生恐惧感,进而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说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来说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在汉字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不能单纯地以听写汉字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很差,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的学习动力全部来源于学习兴趣,所以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模式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落后,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经常会被外界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自然会下降。其次,部分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对汉字的书写中,而忽略了汉字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即使学生能轻松地将所有的汉字书写下来,不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汉字也是徒劳的。
        二、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增加课堂识字的趣味化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情景化的课堂可以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师不断的创新下,丰富教学模式,增加课堂识字的趣味化,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教学中增加文学素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进度为准,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意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增加课堂的趣味化,为学生创设情景化教学,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爱上课堂识字,增加对识字学习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难写的生僻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图片或者视频,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趣味性,让学生在图片中进行观察和学习,然后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反复的训练,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有很多小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更加喜欢图片记忆的形式,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增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内容和生活中的案例紧紧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接受枯燥无味的识字任务,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联想,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火”这个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火”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简体字一步一步的演变过程,向学生讲解:在最开始时,“火”是以火苗的形状表达,然后慢慢地演变成现在的简体字。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火字的意识,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火时,也会联想到这个生字,有效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知识,其次,讲述文字的演变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结。
        (三)设计游戏化的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认识生字时很多学生只是对生字有了片面的知识,并不能灵活地运用生字词,假如同一个字以不同的形式所表现,学生就不知道这个字到底该怎么读。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生字时经常会以这个字的基本形状进行分辨,无法提高对生字词的辨识能力。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识字游戏,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猜字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谜语本身是有一定生动形象性的,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进步。比如在学习“花”这个字时,教师就可以设置谜语游戏,“七个人头上长了草,打一个字”,利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成语接龙,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成语,在这种游戏情境教学模式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和同学、教师进行互动,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快乐。
        (四)增加识字课堂实践教学
        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中,教师可以增加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识字教学并不只局限于课堂,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完成识字的任务。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满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教学,增加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小组成员交流中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其次学生通过和伙伴的分享和交流,锻炼小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吸取伙伴的优点,扩充自身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让每个小组分享不同的成语故事。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团队中分享自己的知识并进行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有的小组讲述了“拔苗助长”的故事,也有学生讲述了“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成语故事。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学校操场或者花园进行角色扮演,将“亡羊补牢”的故事变成真实存在的场景,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故事的真实意义,增加学生对汉字和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且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情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扩展能力,增加学生的真实情感,有效消除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抵触心理,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菊芳.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探究[J].知识文库,2021(04):40-41.
        [2]林彩凤.情境化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105-106.
        [3]黄继梅.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J].知识文库,2021(02):45+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