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 邹星亚
[导读] 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部分

        邹星亚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  )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部分,更是优化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与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通过将情感教育渗入课堂,可以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操,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符合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将主要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途径。
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部分【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1.前言
        新课程改革使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综合的素质教育,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躁动的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良好的品质,让学生健康的学习成长。初中语文学科有着鲜明的人文性,与情感教育的理念相契合,二者相辅相成,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可以在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优势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加强情感教育的途径
2.1寻找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选材内容逐渐发生了改变,删减了许多陈旧的内容,留下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时代性的内容,这部分的课文大多描写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生活,蕴含的情感细腻真挚,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材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能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想要进行情感教育,首先需要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每一篇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字字句句都饱含情感,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体会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诵是情感教育的一种较为直接的方式,在学习到情感深厚的文章或者诗歌时,教师可以先有感情地示范朗诵,让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和情感变化有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自行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例如教师在朗诵《石壕吏》时,一字一句都要充满感情,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衙役暴行的气愤以及对村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实现情感的传递。诗中所描述的村民的惨况和老妇的哭诉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所思所感。


2.2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感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学习的课文大多描写家庭或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一些与课文情节相关联的图片播放出来,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和作者想描写的画面有更直观的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中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绚丽的图片、优美的音乐以及生动的小视频等形式创设情感教学情境[1],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北国雪景风光的图片,配合优美的音乐创设教学一个千里冰封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去体会诗中的情感。
2.3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躁动的青春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一个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2]。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各不相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体会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在讲述课文中“父亲”的背影的时候,让学生回忆自己父亲的背影,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细节,在细节中感受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在教师营造的情感氛围中,作者作为子女对父亲的思念和敬爱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
2.4加强情感实践教学
        实践应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检验学生在课堂中受到情感教育的成果的一个途径。教师可以采用当堂提问、课堂小测、课后练习以及月考期中考等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3]。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只是基础知识,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能做到举一反三,熟练运用,这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实践。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课文观点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在考察中,也要侧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在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注意学生还存在哪方面的不足,并及时引导学生修正,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情感教育学习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继军.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02):222-223.
[2]麦绍兴.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谈[J]. 新丝路:中旬, 2019, 000(007):P.1-1.
[3]杜志娟. 探究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8, 000(012):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