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想法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范婷
[导读] 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与自主参与教学实践积极性,

        范婷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中心学校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与自主参与教学实践积极性,能够有效增强初中学生对活血知识的深层理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模式。文章针对新课标下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想法展开分析。
一、科学合理的制定化学实验的主题
        教师在实际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认知以及实际的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结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化学课本教材内容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主题,带领学生由浅入深、逐层逐级的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让学生通过直观可见的实验过程更加深层的理解与掌握化学基础教学知识,感悟实际教学内涵。
        比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中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在化学实验室中用过滤与蒸馏的实验方法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与特性。通过实验表明,水在过滤后知识将水中的杂质过滤掉,其水的本质意义并没有发生什么化学性的变化。等待水的杂质清除之后再对剩下的水进行蒸馏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认真的观察蒸馏瓶中水的变化,从一点一滴中找出水的性质变化过程中,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将这些现象与变化记录下来,与化学教材中所表述的知识专业内容进行对比,增强学生对专业词语解释的深层理解与掌握[1]。这种实验教学方法需要保证教学实验主题与化学实验方法相一致,让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实践方式更加容易的吸纳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规范化学实验的实践操作,做好课堂展示
        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加强对自身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学生做好实验模范与学习榜样。首先,教师要在化学实验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实验演练准备,通过不断的尝试练习,有效规范自身的实验操作与步骤,尽可能地减少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纰漏的情况,有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规范化的实验学习习惯[2]。
        比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运用酒精灯时,教师就需要在实验操作前重点强调酒精灯燃烧与熄灭的正确、规范方法。当酒精灯燃烧的时候,要保证酒精灯是用它的外焰在燃烧,有效提升物体在加热时的均匀受热,最大限度的提升化学实验的良好反应效果。

在对酒精灯做熄灭处理时,教师要重点展示用酒精灯帽从侧面进行灭火,待火灭之后再将酒精灯的帽子取下来,冷却后再将盖子重新盖上。在此过程中,教师在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切记不能够使用别的任何方法对酒精灯进行灭火,有效增强整个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升化学实验课程的良好效果。
三、细化化学实验的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主动权
        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将抽象的知识有效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现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良好效果,进而不断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实验操作一旦失误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3]。所以,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实验操作规范为基准,为学生开展相关的化学实验教学。同时,在实验操作之前要将实验中所需要注意的现象与问题向学生着重强调,尽可能的规避学生的不当操作为产生的化学实验事故。
        比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就应该先向学生表明如果大量的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容易发生爆炸。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气体进行检验,确保两种气体混合后不会发生输血事故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同时,在整个化学实验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化学课本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逐步的分解,有效保证每一步实验操作都完成且操作到位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实验,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氢气与氧气两种气体混合后的现象与结论,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教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四、积极改进实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投入到教学实践中。但是,这种实验教学法的持久性并不高,随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强、难度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态度就会有所改变。基于此,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的对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与优化,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为学生创设高效化、标准化、目标化的化学实验课堂,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与综合学习探究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及时作出化学实验结果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验活动是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尤为突出的方法之一,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性,增强学生的化学综合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有效为学生创设高效化的化学实验课堂,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丽阳.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蒋延明.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3]韩莲. 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