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元妹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耒阳学院 湖南衡阳 421800
摘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初期,也是情绪培养的关键时期,就像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幼儿时期的情感发展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幼儿的情绪能够健康发展,那么以后他的心理健康在不发生什么大变故时也是会保持健康的。幼儿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情绪的波动,并及时对幼儿情绪的变化做出积极的相应回应,让幼儿的情绪能够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发展的更健康。
关键词:幼儿情绪;情感表现;教师回应
幼儿时期是幼儿认识这个世界的初始阶段,身体和心理都才刚刚进入发展,所以在情绪管理上,幼儿表现出来的就是最原始的心里所想,情绪变化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表现的比较明显,情绪的发生没有什么规律,幼儿负面情绪如果过多就有可能对其他人或幼儿自身造成的一定伤害,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关注幼儿情绪的变化,及时有效的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让幼儿的身心都健康的发展。
一、理解幼儿的情绪,给予认同
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是不成熟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幼儿情绪波动变化比较大,尤其的一些负面情绪比较容易产生,如果幼儿负面情绪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疏导,那么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的发展都能可受到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时刻关注着幼儿的情绪波动,这样当幼儿情绪不受控制时,教师就能够及时有效的将幼儿的情绪进行合理化疏导。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用幼儿心理健康指导的内容对幼儿的情绪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幼儿如此大的情绪反应的原因,并蹲下身体与幼儿保持相等的高度,对幼儿进行耐心的询问,幼儿在幼儿教师的平等姿态中会放松对幼儿教师的警惕心,将自己的情绪原由都说出来[1]。
幼儿教师所表现的倾听姿态会让幼儿对幼儿教师的信任感加强,那么幼儿的情绪就会更容易在幼儿教师的疏导中平静下来。幼儿阶段的小朋友表达能力并不强,言语理解的能力也不高,幼儿教师不能仅仅用语言对幼儿进行疏导,还要将肢体语言和温和的表情相互配合再与幼儿进行沟通,让幼儿的心里能够感受到幼儿教师的友好与理解,并在幼儿教师的鼓励认同中将情绪收放回去,进行接下来的幼儿学习。比如,在一次幼儿教师带领幼儿观看教育动画时,一位小朋友突然大哭起来,幼儿教师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是反应极快的来到哪位小朋友身边,将小朋友轻轻的搂入怀中,并用手轻拍小朋友的后背,让小朋友放松下来,幼儿根据幼儿的情绪表现,猜测幼儿可能是想妈妈了,于是温柔的问题是不是想妈妈了,幼儿点点头,幼儿教师见小朋友点头回答了,就告诉那个小朋友“所有小朋友都想妈妈,妈妈也在想着你,只要你乖乖的在这玩一会儿,妈妈就过来接你了”小朋友明白了幼儿教师的话,对幼儿教师的信任增加了,就听从教师乖乖的回去观看幼儿教育动画了。幼儿的情绪变化虽然快,但是只要对幼儿进行沟通引导,让幼儿知道幼儿教师对他是理解的认同的,幼儿心理的安全感得到平衡,幼儿的情绪就得到有效疏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主动沟通,给予关爱
幼儿阶段的小朋友无论走到哪里都希望得到关注,尤其是在小朋友众多的幼儿园中,为了让幼儿教师多关注自己,幼儿们会运用各种方式来引起幼儿教师的注意,这是幼儿在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幼儿们无论是用积极的课堂表现来引起幼儿教师的注意,还是用调皮捣蛋的方式来引起幼儿教师的注意,都是为了获得幼儿教师更多的关注。但是幼儿园每个班级的小朋友都非常多,而幼儿教师只有一个,辅助教师也是只有一个,要如何平衡幼儿们的关注,是幼儿教师应进行探索研究的。
幼儿教师发现,不同小朋友需要的关注度不一样,而且幼儿虽然处于身心发展不成熟阶段,但表现出来的乖巧度是不同的,所以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对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沟通,让幼儿小朋友能充分的感受到幼儿教师对他们平等的关爱,也让他们知道,幼儿教师随时都在关注着他们,让幼儿的小小心灵得到安全感与自信心[2]。
幼儿教师主动与每一个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会让幼儿女们深切的体会到幼儿教师的温柔,让幼儿觉得幼儿教师像妈妈一样温暖,所以对与幼师产生信任感与依赖感,这样幼儿教师在幼儿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对幼儿的疏导沟通会更加有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更大的保障。比如,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小朋友进行乐高的搭建,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幼儿教师在帮助每一个小朋友一起搭建时,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和幼儿们进行一对一沟通,小朋友们对于幼儿教师的问题都会认真回答,并且在和幼儿教师的互动中,幼儿们能够感受到幼儿教师对他们是真心的关爱,想要和他们做朋友,也觉得教师说的话都很有道理的感觉,让幼儿们对于幼儿教师的信任感在不知不觉中又增加了。幼儿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情绪会逐渐变稳定,让幼儿的身心发展都在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3]。
三、积极回应幼儿的求助,增强信任感
幼儿们自身的安全感多是来源于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关注,幼儿们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但是他们只有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内才会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幼儿对家长和幼儿教师的依赖性特别强,所以在幼儿遇到问题时,幼儿们会不自觉的向家长和幼儿教师求助。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的求助一定要及时的予以回应,不然幼儿会在得不到及时的支援时会产生强大的落差感,幼儿的情绪变化是相当快的,只要不能在幼儿接受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幼儿的负面情绪就会产生,让幼儿情绪失控,还会对幼儿教师的信任感降低。当幼儿在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学时情绪突然变得激动不已,幼儿教师如果表现的非常生气,并对幼儿提出批评,这样就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让处于情绪波动不稳定的幼儿变得更加激动,甚至会变现出不符合幼儿阶段特征的逆反心理,对幼儿未来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给幼儿造成心理阴影[4]。
比如,幼儿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橡皮泥创作时,有一个幼儿小朋友在用橡皮泥捏小鸭子的时候总是不成功,所以就像幼儿教师举手求助,但是这时幼儿教师正在帮另一个小朋友,没有看到那位小朋友举手,所以那个小朋友本就在捏不好的情况下心里难受,但是幼儿教师又看不到自己的求助,让幼儿觉得被冷落,心中期待感与现实情况产生的落差太大,让幼儿情绪一下子就失控了,幼儿教师发发现后,急忙过来,但是小朋友对教师不愿搭理,经过教师的耐心疏导,幼儿才恢复情绪。所以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情绪变化,及时对幼儿的求助做出反应,让幼儿的心里感受到关心与爱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引导者,所以幼儿教师要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情绪变化特点都进行探究,并能够掌握一些相对于各阶段幼儿的心理的有效的回应技能与技巧,以保障能够在对幼儿情绪波动时进行有效及时的引导,让幼儿在得到幼儿教师的回应中情绪能够得到纾解,让幼儿未来的身心发展都是健康的,积极的。
参考文献:
[1]许晓霞. 浅谈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5):281-281.
[2]李湘洁, 蒙萍, 张菊,等. 幼儿情绪情感的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J]. 科技视界, 2019,(17):129-130.
[3]邵媛, 李朝辉. 教师对不同性别幼儿消极情绪的应对策略[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5(8):120-124.
[4]窦志萍. 培养小班幼儿恰当表达情绪的策略研究[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9,(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