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华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中可小学 广西南宁 530512
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当下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在数学教学内容上,需要重点将纯知识点教学转化到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从教学阶段来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逻辑思维刚刚建立,在该阶段加强逻辑思维学习锻炼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聚焦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探讨小学数学低年级的逻辑思维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思维;逻辑思维
1、小学低年级加强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深入认识世界背后逻辑的一种高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类现代科技发展建设的最重要的能力,通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更能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逻辑思维能力更强的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独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而这些能力,是我国发展建设对于人才要求的基本能力。毫不夸张地说,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培养,对于国家今后的科技发展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在新课改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原因。
从教学本身来说,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更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需要付诸更多的努力去关注学生的思维想法,这种关注过程的教学本身也更符合注重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传统的知识点灌输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建设,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只有接受教师提出的学习方法,难以得到足够的时间验证自身的想法,这种被动禁锢的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排斥,这种教学方法得不偿失。所以单从教学本身角度来看,注重逻辑思维教学是一种贴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一种方法,这导致在小学教学中推行逻辑思维教学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最后从社会变革来看,如今社会以基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中接触到的相关信息、设备设施等道具的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未来的小学生要想深入理解社会中身边的各项事物,必须要有高度的逻辑性对其背后的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也就是说,仅仅是在生活需求中,现代社会对于学生个体的逻辑思维的要求都有明显升高。在未来,逻辑思维不足的学生,简单的生活方面的学习了解都会存在较大的难点,这更需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要开始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所以说,加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无论从个人、家庭、教育行业和社会期许方面来看,都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2、小学低年级加强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策略
2.1通过启发式思维教学模式,通过关注过程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思维过程,在培养逻辑思维时,一定要专注过程进行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只关注结果的方式需要进行摒弃,在教学方式上要善于跟踪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即使思维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教师也容易发现出错的具体原因,从而可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修复,这种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可大大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速度。
比如以部编版二年级的加减法运算为例,题目是“小明拿了20元去买文具,先买了一支笔花费4元,再买了一个文具盒13元,求问小明还剩多少元?”,这道题对于小学生而言通常逻辑有两种,第一种就是“20-4-13”,第二种就是“20-(4+13)”,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得不到正确的答案,教师不能一口否定,要善于听取学生的具体逻辑思维过程,锁定学生的具体错误点,通过启发式教育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分析顺序,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参与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有着重要的关联,在接触自己喜欢的内容时,学生的效率会成倍提升,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分析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迎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教学。在具体的方式上,可通过创设情境和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两种方式都注重学生的教学参与感,其中前者是虚拟场景,后者是结合实际场景,两种有较好的共通性。
在虚拟情景教学方面,可融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展开具体的图像、音频等形式的教学来强化小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该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虚拟的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思维形象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尤其是情景创造可提升学生在环境下的融入感和体验感,特别是动态演示环节有利于帮助学生聚焦注意力,从而可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由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难度不高,抽象思维的要求不深,所以在课件制作上也较为简单,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间时可充分参考其它教师的成功案例,再结合自己班级的需求进行较小的修改即可。
在结合实际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操作体验,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爱动的特点,也能更好地通过参与教学的模式,加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认识,比如在部编版二年级的图形认识教学中,七巧板是最常用的学习道具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拼合,从而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行理解到不同图形的特点,这更能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3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具有较好的表现,并且该方式的优势在于,其教学方案十分简便,教师能很好地对该方法进行有效的掌握。在问题导向的教学中,主要需要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接纳能力,在问题构建上也主要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更好帮助学生完成逻辑思维的培养。在问题导向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做好问题总量的控制,将问题教学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在同一节课程中的问题最多不能超过四个,否则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特点会大打折扣,引起学生对提问的疲劳。在提问的环节控制上,需要选择合适的环节抛出有效的问题,不能让问题显得太突兀,这能更好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最后在问题的控制上,教师应当注意问题的提出形式和方法,最好能在提问中就包含一定的逻辑,比如在数字的加减教学中,“5比3多多少?”和“3比5少多少?”两个问题可同时提出,该问题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这种问题引导的教学能很好地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可重点关注。
结语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刚刚起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展开逻辑思维教学,在充分考虑学生接纳能力的同时,通过启发教学、兴趣教学和问题导向教学等多种手段展开高效率的逻辑思维教学模式的探讨,在实践中,教师应当做好课后的管理评价,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具体培养情况,从而不断积累经验找到一条最合适自身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秀兰.试论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4,(28)
[2]黄礼容.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未来英才,2015,(04)
[3]高红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37.
[4]吴建华.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N].发展导报,2019-01-22(018).
[5]杜凤巧.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学周刊, 2018, 383(3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