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洪洞县山头乡山头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注重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改变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规律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本文以《光的折射》为例,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结合作者的相关思考提出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效率的方法与措施,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光的折射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的教学路径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很多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物理学习规律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信息技术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而且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善于模仿的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能力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的物理感知能力。
一、当前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走入了各行各业,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信息化技术也成为未来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在初中物理教育阶段进行信息技术运用有利于学生全面素养提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探索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当前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纪,纯理论的《光的折射》教学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学学生的长远性学习发展,信息技术改变的传统教学的弊端,注重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同时能够为学生创造特定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沉浸其中,对于《光的折射》教学的健康可持续性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二、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理是一门非常强调实践性的学科,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采用理论性教学方式的方法较多,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长期的过于强调理论教学,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轻视实践操作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无法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感,久而久之甚至对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另外一些物理《光的折射》理论需要学生深刻记忆,但是如果教师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们在短期内虽然能够记住,但是长期的学习发展来看,学生们一段时间不实践应用就可能快速遗忘,只有将《光的折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加深学生的学习用。
我国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没能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往往是以自身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例如在制定《光的折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时凭借自身以往的经验,而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很多时候学生的反应并没能引起教师的注意,因此教学缺少指向性。这种以初中物理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没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按照教学大刚进行教学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没能以动态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影响了整体性的教学质量,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深度融合的策略
很多时候初中物理教师是按照《光的折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推广,因此学生们只是掌握了零散的知识内容,并没能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造成了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大而不整”。当前初中学生成长在一个科技系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日常中也会运用计算机以及移动终端,而且当前的互联网技术使得学生在出行住宿、出行、网络金融以及电商等方面有了更加便捷性的选择,因此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学也应注重教学平台的搭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首先初中学生自控力较差,教师应该根据《光的折射》教学内容尽量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资源,更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沉浸其中进行学习,但要防止网络教学出现走神、溜号的情况。其次,注重学生线上线下教学的评价体系建立,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学生综合打分,改变传统的事件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框架体系内自主地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最后,初中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问题建立答疑平台,对学生已完成作业或者疑问进行有效整合,并将一些《光的折射》经典案例学生进行分享,以此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反思,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答疑平台上建立教学反馈模块,根据学生的建议改变教学计划,以此适应学生的需求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技术性的变革,尤其在互联网以及计算机领域当中各行业都与信息化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促进了社会高速发展,同时也引领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与此同时各初中也在探索开展物理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目前物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还上还存在着局限性,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创新与整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1、马鹏伟,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研究《考试周刊》2018年88期;
2、刘中华,现代信息技术及资源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融合《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年07期;
3、李树林,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学物理》2017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