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璐
湖北省松滋市沙道观镇沙道观小学 邮编:434200
摘要:数学能够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小学阶段是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力求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讲生动,促使学生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欲。本文主要围绕着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来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应用研究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然不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无互动或者互动少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被淘汰;唯教材式教学模式也不符合当下新课改要求。因此,优化教学课堂是大势所趋。高效的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体意识的良好基石。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丰富教学课堂。多媒体教学、差异化教学、课外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都有利于教师营造寓教于乐、轻松学习的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提高数学基本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多媒体作为新时代广受教师和学生青睐的教学用具,在帮助学生获取最新信息资源、促使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知识等方面提供了极大帮助。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快速获取海量的信息资源、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悦耳的声音等来运用到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仅局限于教材,转变学习思维,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图形平移、旋转,教师可以提前利用PPT来制作图形运动动画,在课上向学生演示图形是如何平移、如何旋转的,提醒学生关注图形每一步运动,鼓励学生通过动画分解图形是如何运动的。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学生不再只关注课本中的知识,更加专注于多媒体呈现出的动态知识。多媒体呈现出的动态数学知识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高效教学工具,有效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二、区分学生特点,注重差异教学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创设高效教学课堂的关键途径之一。首先,学生性格存在差异,不同性格的学生所能接受教学方式也不同;其次,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同。针对学生性格、学生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整体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例如在上课时,对于一些积极表现自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同时也要善于引导他们多加思考,探索更多的解题方式或者思考方式;对于一些不活跃参与课堂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多加鼓励,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支持和自信,引导学生逐步成长,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中来。在课后布置作业过程中,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这一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以后进行新章节知识预习,列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已经解决的困难以便课上大家共同讨论思考;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要提醒他们注重计算过程和计算步骤,仔细思考每一步的作用,鼓励他们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复习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差异化教学模式是尊重学生特点、兼顾学生全体的高效教学模式,有效帮助学生获得课堂参与感和归属感,促使他们在教师支持下探索数学世界奥秘、感悟数学魅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是提高学生数学基本能力中的重要环节。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是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生活的重要工具。学习关键在于应用知识,发挥知识的创造性。因此,设置课外实践活动刻不容缓。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学生特点,教师应设置一些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完成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梯形,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多创造一些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动手制作教学用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赋予教学用具以自己的思考,创造出自己所理解的图形世界。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彼此交换教学用具,观察别人的奇思妙想,开阔丰富眼界。此外,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教室中有趣的图形现象,设置“寻宝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找出教室中平行四边形现象或者梯形现象。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既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构建出高效教学课堂。
结语:综上所述,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不仅仅需要教师付诸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更需要教师根据时代需求不断探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活跃课堂氛围、区分学生特点进行差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构建数学高效教学课堂,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美娟.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8):73.
[2]深研教材 让数学教学走向深度——浅谈如何从研究教材入手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 家长, 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