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飞云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中心小学 邮编:530700
摘要:第三次工业革命即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使我国进入了全面化、民主化、多元化的时代。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也在不断地变革和更新。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与抽象性,突破了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有力地推动了新课改的实施,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促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也优化了小学书写课堂教学的结构。信息技术的应用创建了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班集体,促进了教学的直观性并对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角色与职能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效率;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提高,尤其表现在教育领域上。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便捷、高效的特点,在保证与教材内容有内在逻辑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知识。同时信息技术也更新了教学理念,极大程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另外,在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得到了有效改善,主要表现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更强了,课堂教学内容整体更加地活泼、有趣。这样不仅可优化学生课堂学习的体验感,还可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课堂学习活动中,进而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科学应用教学工具,灵活变化教学形式
(一)突出教学工具应用的兴趣化导向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类如音视频、多媒体课件等,促使学生形成视觉上的冲击调动学生感官。信息技术具有直观性教学的特点,因此可以用视频和图片为主,公式为辅的方式来诱导学生学习,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行教学。其中信息技术使教学资料具有共享性、开放性,促使学生可挣脱被动学习的桎梏,萌生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从而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想禁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现代授课方式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教学方式上由教师讲授式教学转变成学生小组交流学习
(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
信息技术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以前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教学模式不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也增加了教师教学难度和教学时间,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五年级的《观察物体》这一章节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使投影仪上的图形更为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促使学生学习时,可获得立体化的学习体验。
借此,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认识立体图形,辨认物体形状,学生也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增强空间想象力。所以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教科书对于知识的桎梏,打破了教学内容的单一化、标准化、传统化,使学生学习更具多样化、快速化、多元化。
二、重视提高教学效率,整合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一)适应学生学习要求,突出教学针对性
信息技术赋予了教学的新涵义,使学生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自学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以图片和多媒体音视频为主,文字为辅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多边体的面积》时,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阶段,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多边体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相较于信息化的教学过程,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会借助黑板板书描画对应的图形,整个过程时间消耗较多,图形的描画也不够准确。而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演示和分析,不仅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条件,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灵活调整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
在传统模式下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难以发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难以使学生适应“知识大爆炸”时代的要求。而利用信息教学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和传统化,使知识从抽象化变成清晰化和丰富化,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自学。例如教师讲完一个《小数除法》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回放巩固知识夯实基础;学生也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难以对教学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整合,所以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答疑,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但教师利用网络的及时性和广延性的特点在课后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逐一讲解,这样既可以提高了教学效率做到了因材施教,又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教学资源整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本文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多方面的教学措施。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弥补了传统教育的许多不足,促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简单高效。小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变为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理论认识,并将抽象化的思维表现方式转变成了具象化的理论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资源中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地选择,实现个性化地学习,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师角色与职能的转变,有利于实现新课改下对教育观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从而实现我国现代化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吕艳梅.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电教,2019(11):35-36.
[2]温金梅.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夯实数学课堂教学[J]. 文理导航(下旬),2020(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