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物理学生实验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 张志敏
[导读] 当前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的现状反思,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张志敏
        哈密市第五中学    839000
        【摘 要】一.当前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的现状反思,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二.导学案在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中的应用,提高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课堂效率的尝试。
【关键词】物理学生实验;课堂效率;导学案;科学探究;
一、当前物理学生实验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在平时的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的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去开展实验教学.有的老师是先自己演示一遍,再让学生进行学生实验;有的老师是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再让学生去做学生实验;有的老师是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有的老师是把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实验数据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进行学生实验,有的老师是让学生看书上的实验步骤然后开展学生实验。总之,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学生在进行学生实验时都必须要心中有数,知道如何去做这个实验,要明确实验的全部过程和步骤,否则就不可能正确的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另一个方面,一线物理教师都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不管教师事前强调了多少次,学生在实验时一定都会存在许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且许多学生提问的都是同样的问题,就要老师不停的给这个学生指导完再去给那个学生指导。还有一个原因是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往往比较兴奋,注意力多数被实验器材吸引,根本不愿意再听老师讲什么。而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课堂纪律混乱,教师无法管理。综合以上情况是导致物理学生实验课课堂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认为通过设计高质量学生实验导学案,可以比较好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课的课堂效率。


        二、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生实验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要求“(二)过程与方法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重视物理学生实验的教学。
        物理学生实验就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的,如果学生实验前不知道实验原理,不了解实验方法或者在实验时有步骤上的错误或者遗漏,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学生实验,让学生仔细阅读,理解了实验原理,知道了实验方法,清楚了实验步骤,明确要观察的实验现象和需要记录哪些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最后知道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应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及如何应用这些实验结论。
        科学探究大体上包括七个实验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所以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学生实验导学案的编写框架,深入的挖掘教材,找到学生实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在导学案中设计好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导学案的编写不宜复杂,宜简洁明了,突出主要问题,步骤清楚,学生一看就懂。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集中讨论解决,避免浪费时间。
        长期的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学生实验教学,学生就会系统掌握这个方法,无论再遇到任何问题,都会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了导学案的指导,学生实验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感到物理难学。也避免了物理学生实验课堂纪律太混乱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教育部审定2012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