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燕
江西省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3300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教育行业在新形势下应该做出积极的改变,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中通过运用双因素理论,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双因素理论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层面,对实现高效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在新教育理念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力开展双因素理论教育管理工作,本文以高校教育管理中双因素理论的应用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创新管理工作的理念,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双因素理论在高效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目的是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高效;教育管理;应用
引言:高校教育工作在近几年来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近些年来,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提升[1-2],在要求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前提下,还要求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离不开高校的科学管理,所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对高校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3],要求相关管理人员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双因素理论的出现,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4],是我国教育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双因素理论的含义
双因素理论最早出现在美国,是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高效管理理论,同时还被称为激励-保健理论,双因素理论的含义中,包含了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两个方面,发挥满意因素的鼓励效果,可以引导管理人员产生一定的满足感,但是如果受到不满意因素的影响,会使其产生偏见和消极的行为。
2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有效的运用满意因素,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学习自信心和满足感,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各管理部门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的消除工作压力和工作中的不满情绪。所以说,保健因素是学校建立高效管理工作体制的重要前提和标准。利用双因素管理理念可以对管理工作人员以及管理对象产生激励的影响,促使相关人员和管理对象能够在学习和工作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也展现了保健因素的管理效果和作用,通过开展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多样化的服务管理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并实现高效的管理学生。同时让管理工作人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得到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最终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进步,双因素管理理念的具体应用表现是相关领导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加以表扬和鼓励,并对取得的成绩进行认可。同时,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广阔的晋升空间,有利于管理工作者的未来发展。
由于高校学习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通常行为变化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面对这种情况,高校管理理念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积极的创新和转变,结合学生的具体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运用双因素管理理论,不断地的创新管理模式,突破传统的管理思维束缚,运用有效的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3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3.1完善双因素理论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模式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秉承着完全执行和维护的工作思路存在一定的误区,也不利于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新教育理念背景下,高校应该结合双因素教育管理观念,不断的完善双因素教育管理体系,结合教育行业的发展形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进行优化和创新,调动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摆脱传统绝对服从的管理思路。另外,应该对管理人员赋予更多的责任和权力,让工作人员在责任感和成就感的指引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完成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双因素管理理念中,激励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科特点和学生个人的日常表现,来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内容安排上,尽量选择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布置和安排,同时积极引导职工参与教研活动,并且在组织管理工作中进行实践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创新能力。能够通过有效的指导,面对各种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学生进行心灵抚慰和人文关怀,有利于提升激励因素的作用和效果。
3.2避免职工消极情绪的产生,合理解决内部矛盾
在高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会引发一些不可避免的内部矛盾,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对职工的内心进行安抚,通过有效的方法解决内部矛盾,避免员工产生消极的情绪,利用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能够有效的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在职工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强度大以及薪资待遇问题,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当心理压力达到一定的承受范围,就会产生消极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不断的拓宽职工的晋升渠道,对职工的未来发展和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提供更多的发展和成长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对职工进行激励,可以有效的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3.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整个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教师只有自身加强专业水平的提升,才能有效的体现双因素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同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结论:通过以上关于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我们了解到,高校管理工作应该注重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合理应用,发挥双因素理论的最大应用效果,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不断地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创造良好的师生学习环境,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洋,黄利敏.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文存阅刊,2019,(13):199.
[2]王艳.双因素理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启发与应用[J].科教文汇,2020,(26):11-12.
[3]涂双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激励机制研究——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个案[D].华侨大学,2013.
[4]夏靓,秦曰涵.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以H大学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20,31(5):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