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言令
山东省招远市齐山镇十字道完全小学 山东省招远市 265414
摘要: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的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面临的关键问题。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而且要将有效的管理方法渗透到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努力促进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此,本文从树立榜样、完善制度、注重实效、以人为本、民主管理、重视德育和育人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的管理。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方法探究
1存在的问题
1.1工作效率低
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差别很大。农村小学在教学环境、人员配置等方面都无法与城市小学相比。许多学校有大量的短缺。由于农村小学财力紧张,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许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因此,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都有好几份工作,这大大降低了这些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许多农村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工作过于流程化,使得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1.2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阶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教育管理者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缺乏对学生其他方面发展的关注。农村小学的领导往往对现代教育缺乏清醒的认识,导致领导过程中缺乏创新,往往固守旧的教育理念,这对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3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
教育部门以城市重点小学为主,忽视了农村小学的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许多农村小学的管理者糊里糊涂,工作缺乏主动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小学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
2应对措施
2.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是强大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从校长到老师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从心底都认为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因此,在农村小学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自己和教师的行为,让他们从自己的行为习惯入手,给小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这也意味着树立正确的榜样能给小学生带来强大的影响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管理者要了解教师的课堂习惯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习惯,严格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农村小学往往管理松懈,这也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断优化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榜样在管理中的作用。因此,管理者需要经常与学校教师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树立榜样的重要性。同时,管理者要经常在教师中组织一些活动和竞赛,为学校增添活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内容的有效实施,教师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言行,从而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实践中,我观察到的明显变化如下:
(1大多数老师会提前到教室,这使学生养成了不迟到的好习惯;
(2教师使用友好的语言,尊重学生,使学生意识到礼貌和尊重他人的必要性;
(3老师主动和学生一起打扫教室,让我们学会互相帮助。
这些变化与学校教师的以身作则密切相关,这些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校管理的难度,提高了管理的质量。
2.2健全制度,注重实效
建立健全的学校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村小学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制度不仅可以约束整个学校的师生,而且可以使每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构建和谐的学校环境。因此,学校管理者有必要完善学校制度,与教师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优化现行制度。同时,学校管理者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使这一制度更具普遍性,对提高农村小学管理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起到重要作用。
从农村到学校,都离不开制度的制约。正是因为制度的存在,社会才和谐,学校才有序。但是,过去的制度存在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内容不完善,二是学生不理解。因此,要有效完善学校制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与教师一起创新和优化旧制度,改变一些过于强制性的词语,把它们变成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可以要求班主任在一个班里讲解学校的进度,尊重大家的意见,给出合理的解释,并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该制度的理解,使学生在认可的基础上自觉遵守。学生对这一制度有了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后,就能自觉地认识到学校的是非行为,这对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者在完善学校制度的同时,更应注重制度的有效性,让师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自觉遵守,从而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
2.3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将在农村小学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学校管理者应更加重视学校的民主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即尊重师生,引导师生参与学校的共同管理,这将对提高师生的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必须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充分考虑师生情况的基础上实行民主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是农村小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以人为本贯彻到学校管理和教育中去,管理者就要着眼于师生的教与学情况,切实实行民主管理。在教师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师意见,听取优秀教师的管理意见,实行民主管理。在学生管理中,管理者要给每个人提出意见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纳入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环节,这将对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学校管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可以组织优秀的教师发表演讲,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民主管理更加深入人心。另外,管理者要从自己做起,尊重师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学校的平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2.4重视德育和养成教育
在农村小学的管理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容忽视。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应重视德育的渗透。对于小学生的德育,一方面来自于教师的针对性引导,另一方面来自于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校环境的双重优势,学校管理者应加强教师对德育的重视,致力于学校德育环境的有效建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养成教育,促进小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实施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农村小学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村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小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对小学生的培养教育,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德育的有效渗透。因此,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还要营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农村小学可利用的资源有限,管理者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学校发展一个地方,可以用来张贴海报、短篇小说、漫画、名言警句,并把它放在小学生的路上,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管理者应组织教师确定张贴内容,寻找适合小学生的德育内容,从而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促进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提高小学生养成教育效果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是当前教育的普遍需求,也是实现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趋于平衡的重要方式。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习管理者要更加重视对先进教学管理方法的落实,以不断提高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质量,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文博.农村小学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170-171.
[2]马安超.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8(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