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堂建
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 401520
摘要:如今的初中教育管理有很多问题。在班级管理中,教育激励机制主要指教师运用合理科学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育激励理论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思想和学习能力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教育激励;对策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以批评命令为主的班级管理方式,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会导致他们产生敌对心理。采用激励性的管理方式,能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效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采用激励性的班级管理方式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从而让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都从中受益。激励是激发和鼓励学生努力奋斗的动力。通过激励,能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继续努力,以达到设定的目标。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合理的激励对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
一、教育激励理论的内涵
教育激励理论是从企业激励演化而来的班级管理理念,指教师以激励和鼓励为主要手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为学生指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学习自信,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由内而外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成长需要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引导,其能力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教育激励理论是极其重要的。
二、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部分,班级管理影响着学校整体教育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在班级中开展,班级的管理深刻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直接关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个人价值观念和对世界认知态度的形成期,但是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仍然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但是初中班级管理教育仍存在问题。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初中班级管理仍然采用传统模式,缺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念的关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仍然是以学习成绩为主,教师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难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的要求。
其次,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在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难以自我排解,需要他人及时引导,但是教师往往难以观测到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
再次,班级内难以形成主动学习的风气,教师不会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只是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没有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三、教育激励理论的应用
1. 目标激励理论
目前,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不会引导学生建立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初中生的学习仍处于一种没有目标的盲目学习状态,因此学生只是跟随教师的节奏学习,效率较低。目标激励理论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细化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的分配和管理。例如,在初期,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星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每天的学习目标,在一星期后进行学习成果检验。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设置一星期的学习目标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一星期结束后互相分享学习成果。在设置学习目标时,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适合学生完成的学习目标,不能脱离实际,如果目标过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目标过低又起不到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还需要教会学生有层次地树立学习目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配合,让学生对学习有期待,逐步进步。
2. 关爱激励理论
初中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情绪控制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差,逆反心理较强,但是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关爱,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主动进行沟通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甚至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也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走进学生心理世界,从朋友的角度与学生沟通。教师更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凭借学习成绩分化学生等级,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应该多多了解他们的困难之处,及时给予帮助,增强其学习信心。
3. 榜样激励理论
很多初中生在学习中难以形成具象的学习目标和行为规范,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学习参照。在树立榜样时,应该注重榜样的道德影响,促进学生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准和行为准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可以在班集体中寻找学生榜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共同成长。
4.竞争激励
竞争激励指,利用初中生强烈的不服输心理,在他们中间开展各种竞争活动,以使他们完善自我、不断进步。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环境小卫士”“创作小能手”等比赛,且每个比赛都要选出表现最突出的十名学生,并颁发奖状和奖品。也可以在班级展示墙上展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名言语录,促使学生明白参与竞争的重要性。竞争激励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特长,发现自身的价值,提高自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竞争激励这一对策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保持危机意识,认识到不能沉迷于以往的成绩,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否则就会被其他同学超越。
5.奖惩激励
奖惩激励包含奖励激励和惩罚激励两种。奖励激励指,肯定和表扬学生的一些做法和行为,使之继续保持,也让其他学生明白今后的努力方向。惩罚激励指,批评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做法,鼓励其改正。奖惩激励是班级日常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激励方式。初中生处于“三观”正在形成的时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例如,某学生捡到一定数额的钱,没有占为己有,而是还给失主。对于这样的行为,教师一定要积极肯定,进行大力表扬。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拾金不昧是一种正确的行为。在初中时期养成的品格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当有学生做出打架等错误行为时,一定要严厉地进行批评,甚至进行一定的惩罚,要让他深刻认识到错误,并且保证以后绝不再犯,还要让全班学生进行监督,并且认识到该生做出错误行为后的严重后果,引以为戒。无论是奖励激励还是惩罚激励都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这两种激励方式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合理应用。当做错事的学生改正后,也可以对其进行奖励激励。要知道学生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只要他们能够改正,就应该得到表扬和鼓励。
四、小结
教育激励理论对初中班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灵活合理地运用目标激励、关爱激励和榜样激励的班级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初中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广祥.浅析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小组建设的积极作用[J].才智,2020(29):193-194.
[2]孙德翠.探究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和语言技巧[J].名师在线,2020(29):95-96.
[3]郭健.柔性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家长,2020(29):27-28.
[4]李秀娃.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知识窗(教师版),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