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文文 韩渤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842200
摘要:依据当前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为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环境。基于焊接专业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可以知道:焊接技术能力在社会发展中通常具有工业裁缝之称,同时,焊接专业更是一门集机械学、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材料学、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既能在教学中培养多方面发展的技术人才,又能在此专业教学中锻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实践及技能;培养策略
引言
中职学校历年来是培养国家高技术能力人才的聚集地,通过指导中职学生进行相关课程专业的学习和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在专业课程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对于学科的精细化钻研能力;落实发挥中职学校以“工匠精神”为主的办学态度和教学力度,为后期国家人才资源队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当前中职焊接专业教学中常见的教学问题
(一)缺乏教学创新
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焊接课程的理论和复杂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在打开页面时会有很大的阻力。同时,教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方法在指导教学中的影响,忽视了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关注;以指导为主的单元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后期焊接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场地和环境限制,教师很容易忽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在一定程度上开展联合实践行动,从而导致缺乏实际操作以及学生的不愿意和不愿意它不利于学生的吸收和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二)行业就业局势紧张
焊接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传统职业方向,也是主要的菜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就业竞争加剧,对在焊接中撒谎的中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及时分析行业情况,焊接课程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不符,受过培训的学生最终会被社会淘汰。此外,焊接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不渗透焊接专业的内容,使学生的整体竞争力相对较低。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中职焊接专
在职业教育方面,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许多学生的行为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在焊接中学,男生占多数,女生很少选择焊接专业。这些男孩年轻,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和反叛的时期,学习积极性不高,给教师和学校管理带来了挑战。学生的具体特点和过去的习惯造成了他们的学习习惯、行为和无法充分展现这个年龄组的青年人的问题。此外,中职焊接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有点落后,对学习的态度不是很认真,学习中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其次,中级职业焊接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其实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没有提高其整体应用能力。
二、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实践及技能培养分析
(一)加强设施建设,为教学提供环境
中职校方应当重视焊接专业教学的课程特点和指导特色。通过为焊接专业采购实操设施,以此帮助焊接专业课程学生更好地在实操中将课程知识点进行吸收。教师方面,更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调整,通过在焊接专业课程中带领学生转换教室环境,在实操课堂上鼓励学生就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自我研究、实操,将理论化知识点与实际操作进行结合,在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吸收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校方通过加大焊接专业课程相关教学设施的建设力度,为中职焊接专业教学的推进提供环境。从设施建设方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
(二)指导、引导教学,促进发展
焊接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既繁杂又具有程序化特点。精细于一步一步的操作步骤,从实际技能入门到中后期的操作,都需要学生进行学习、领悟。因此,教师方面更要注重引导、指导的双向教学,在焊接课程方面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机械的观察、思考;在实际焊接教学方面注重指导学生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机器、机械方面的正确焊接。在锻炼学生技能方面,教师首先为学生进行课程演示,大概讲解,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有一个浅层了解。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练习,通过自己操作将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点与实操相接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落实。在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更要及时指导、纠正,帮助学生锻炼课程技能,并提高对于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三)转变焊接知识教学理念
在中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就需要从焊接知识教学理念入手,改变传统的“唯分数论”的教学思想。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对中职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储备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焊接知识教学时,要使学生形成焊接知识的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焊接知识应用能力,保证学生在遇到焊接问题时能够灵活处理。这需要中职教师转变传统的焊接知识教学理念,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以机械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中职生的焊接实践操作能力。
以焊接专业课程中“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相关知识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使学生在焊接操作过程中能对不同的焊接材料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理解与操作,在这节课中,我摒弃了以前直接为学生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实训基地,要求学生一边学习金属材料知识,一边挑选与观察材料并进行焊接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为学生讲述了几种不同的金属材料存在的晶体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对焊接操作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焊接训练。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了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焊接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反思焊接操作和工作失误的机会,并通过加强课堂管理的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提高了这节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
(四)创新考评机制,提升就业质量
焊接技术实训教学的质量、达到的技术等级等,可以作为学生未来岗位参考的重要指标。焊接技术教学中,需要严格根据焊接规范要求执行。校企合作模式下,可以根据学生实训的情况评价。中职学校与企业可以合作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定期由企业专业人员、一线技术人员等开展专业能力的测评活动,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测评。根据考核结果给学生颁发“焊接达人”等级证书,学生的等级证书与其未来薪资水平关联。
比如A级表示技术水平合格,S级表示技术水平优异,C级表示技术水平较差。每一位学生均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与要求,焊接技术需要至少达到A级。未达到A级的学生则无法在合作的焊接岗位工作,只能从事普通工作;获得A级证书的学生,则可以比普通员工每个月高200元薪资等;获得S级证书的学生,可以比其他员工高200元薪资等。以多样化的考评机制,提升学生专业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等级测评考试,对学生未来的岗位发展、就业能力提升可产生重要影响,是提高中职焊接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结束语
中职学校焊接专业方面,既要重视课程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操作手感;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加大学生教学技能方面的培养力度,为社会焊接技术人才做好全面的教学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蒋林.浅谈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J].职业,2020(06):61-62.
[2]程登武,朱海峰.中职学校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46(04):140-141.
学,2018,9(1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