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 徐国俊
[导读] 新课改的大趋势蒸蒸日上,高中地理教学也顺应趋势进行改革。

        徐国俊
        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湖北当阳
        摘要:新课改的大趋势蒸蒸日上,高中地理教学也顺应趋势进行改革。地理这门学科在文综中可谓是一门“小理科”。大部分文科生对地理不感兴趣甚至讨厌地理学科。针对学生在传统地理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低落及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从问题分析、教学备课、课堂策略、教学结果及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为地理新课改建言献策。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一、简析高中地理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部分地理教师备课存在应付心理
        众所周知,高中教学的老师压力相对较大,特别是在部分较为落后的县城,存在教师资源较少的问题,特别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外的老师,那可真是凤毛麟角。就拿地理来讲,往往存在这一个地理老师带着四到五个班级的现象,面对这种压力,就存在部分老师备课应付的现象,例如,随便在网络上下载一个课件,没有结合课本实际情况,更不用说知识点的详细分析,草率的备课后就进行教学,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的现象。
(二)学生听课质量较差
        当今存在的普遍教学现象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得热血澎湃,学生在座位上盲目发呆。用形象地比喻就是老师在“对牛弹琴”。课堂师生互动较弱,学生听课不知道重点,有时候,一个重要地点的经纬度、所属时区或者某条大江大河在地理上的地位等等,老师在课堂上再三强调,讲台下的学生却纹丝不动。对于大部分学生存在不会听课的现象,急需解决。
(三)教学模式老化,缺乏革新
        三尺讲台,先生持鞭教学的模式,在我国已经传承了千年之久,不得不承认,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时期确实效果良好。但是时代是在进步的,落后就要被淘汰,新时代需要的是新的教学模式,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二、地理教师需进行科学备课
        荀子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要想把自己学生教好,科学的备课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保持一颗严谨负责任的心,要时刻明白自己的职业,学生家长把孩子交托给我们,是信任,就从这一点来说,身为教师的我们也要认真地备课。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二中的第二章内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教师要针对课本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把相关知识点(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治理措施及治理的意义、雨林分类、治理、价值等其他知识点)总结为答题模板,供学生参考。此外,教师还要有分层教学,精准对接的意识。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把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通过难度适当的习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地理这门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老师科学的备课,不仅在教学时更加游刃有余,而且会让较为枯燥的地理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这是广大教师应该切身做到的。
三、地理教师课堂策略灵活用
        俗话说:“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这一点都不假,学习也是如此,就地理这门学科而言,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归根到底还是文科中的一套一套的模板,只要熟记并背诵就能拿高分。但在这里,我要为地理澄清。不可否认,地理这门学科需要背诵,但更多的是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而课堂就是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最佳场所。


        (一)信息技术用得好,课堂气氛越热闹
        现在的中学教师内都安装的有多媒体,而在地理教学中,就要求任课老师熟悉掌握多媒体的使用。例如,在讲解地理必修一中有关农业和工业的知识时,如果我们只是通过书本进行讲解,那么学生面对老师枯燥的知识传输,可以说很容易打瞌睡,影响教学质量。但是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并插入相关知识点,那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问题问得好,学生回答积极高
        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才能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好让老师教学时更有侧重点。因此,好的课堂提问,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就拿具体例子来分析,在讲解地理洋流的有关知识时,可以提前让学生课下搜集相关材料,模拟洋流走向及其性质(寒流或暖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要知道,主动学习的效果与被动学习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三)课外活动办得好,知识丰富见识高
        地理,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旅游地理、海洋地理及环境保护等其他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像老师在讲解岩石的转化及类型这节课后,不妨抽时间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去寻找不同的岩石,并通过实物让学生更好进行岩石性质的判断,从而达到学习并巩固相关地理知识的目的,通过这种方法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内涵。
四、新改革下地理教学的目的
        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目的就是迎战高考,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整体呈下降趋势,新改革的教学模式,属于新生事物,它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但前途却是一片光明的。高中地理进行新改革的实质就是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达到高效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最好的老师可是兴趣呀),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并自己总结相关知识点,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提供帮助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通过学习夯实自己的地理基础知识,通过自己探索学会问题分析的能力,提高个人地理核心素养,然后是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从而在高考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
        在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现状下,地理新课改地进行要循序渐进,身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展开新课改的图幅,引导学生学会适应新课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身为教师,也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补充和拓展知识面,要逐步培养学生应对地理试题的分析能力,促使学生最终达到喜欢地理,见题不惧,解题有方,面对试题信手拈来的地步,这样的话,成绩提升就是水到渠成了。本文针对地理新课改的问题作出以上见解,望对广大教育学者有所帮助,学生成绩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元波.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浅谈[J]. 才智, 2019, (029):124.
[2]周福泉.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反思[J]. 数码设计(上), 2019, (07):275-276.
[3]邱春燕.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德育教育模式的转变与创新[J]. 好家长, 2019, (49):43-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