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谈批评中的学生心理教育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梁琳
[导读] 新课改新思路,面对新的要求,面对学生时教师的言行也应有一定的改变

        梁琳
        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  250014

        【内容摘要】:
         新课改新思路,面对新的要求,面对学生时教师的言行也应有一定的改变。作为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对学生的批评教育采用“蹲下来”是一种不错的批评方式。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思考学生的动机,理解学生。批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批评,只要老师的每一次批评带给学生的感觉都是如沐春风,就会让学生在批评的指导下走向成功。
        【关键词】
        批评   蹲下来   自信
 
         新课改新思路,面对教育的新要求,面对学生时教师的言行也应有一定的改变。作为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要让学生健康成长,长成对社会有用的人,那对他们们的教育就离不开批评教育。而成功的批评犹如阳光、如春雨,滋润学生们的心田,润物细无声;反之则犹如风暴,会轻易吹灭学生们心田上进的火苗。
         在自己走上三尺讲台的十一个年头中,有这样一个剪影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如刀刻般的的痕迹,时刻提醒着我。
         那是在走上三尺讲台的第一个年头,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名不起眼的学生-----小鸿,他学习成绩一般,平时课上表现较差,课下与同学相处很不友好,总是有打人、骂人的行为。因此,在自己心中也就自觉的将小鸿划分到了令人讨厌的学生之列中。
         那是一节语文课上,讲课正讲到关键之处,全班学生都在聚精会神的听讲,这时发现小鸿竟然低着头在课桌上玩着什么,走近一看,不由得怒火冲天,他竟然在课桌上玩橡皮泥。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在全班学生面前狠狠地批评了他,说了他一大堆“不懂事”、“不争气”、“不学好”之类的话。当时我想,这样严厉的批评也许能刺激一下他那懒散的思维神经,让他反省一下自己不求上进行为后的后果,进而能够产生上进的欲望,在学习上能有所进步。可接下来的日子,我发现这位学生的表现并没有如我所希望的那样,反倒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课上听讲更不认真了,甚至连作业也不完成了,让我很是头疼。
         于是第二天,我把小鸿叫到身边。问他为什么课上不听讲,作业不完成,听了我的问题,他开始时一声不吭,被我问急了,憋了半天才说了一句:“反正我是学不好了,我不懂事,反正就是不学了,就这样吧!”
         “你都没有努力过,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就学不好了呢?”我问。
         “你批评我时不就是这么说的吗?说我不懂事,说我不学好”小鸿说到这,猛得把头抬了起来,用双眼盯视着我,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这句话,象一把重锤,重重的击打在我心,击得我是溃不成军。而这时惭愧、后悔、心疼百般感受一起涌上心头,真可谓五味杂陈。不禁回想自己昨天对小鸿的教育,看来自己那一翻过急的批评,非但没有能使小鸿激发出上进的情绪,反而挫伤了他那脆弱的积极性,把孩子推向了相反的一面,离自己更远了。自己真是愚不可及。看着小鸿那受伤的眼神,我拉着他的手,让他坐在了自己的身边,诚恳的说:“小鸿,昨天老师批评你时,心太急了,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你能理解老师当时的心情对吗?”小鸿听了这话没有抬头,只是看着我拉着他的手,“孩子,你看课上同学们都在听讲,都在吸收着知识,只有你没有听,这样你不就落后同学了吗?老师是在为你着急呢?所以说的话不好听,能理解我吗?”这时小鸿眼中的敌视情绪已有些淡了,我继续说:“其实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上课时只要认真听讲,你的反应是很快的,是这样的吧?”小鸿听到这,想了想,点了点头。我从他的眼神动作中看到了信任。继续说:“只要你克服自身的缺点,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学得很好。你能做到吗?”听到这里,小鸿眼中的敌视情绪被信任所替代。
         “老师我真的能行吗?”小鸿抬头看着我问。


         “当然能行啊!”
         “真的能行?”
         “真的能行!”看着孩子反复的问我,心中一酸,自己不经意间的话语让孩子受了多大的伤害啊!悔不当初!
         “您能相信我,那我就一定能行,我会做给你看的!”
         多好的一句啊,“您能相信我,那我就一定能行,我会做给你看的!”
         这句话送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在学生心中有时就是学给老师看得,不是吗?只要他能学,学给谁看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学了!不是吗?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每当我要批评学生时,耳畔总会回响起小鸿的那句话:“您能相信我,那我就一定能行,我会做给你看的!”所以在面对学生时,总能平心静气的分析他(她)的不足,有针对的进行教育。并且受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们总能心服口服的回去。
         因此,批评学生是一门艺术。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被批评,如何使批评能像春风般让学生接受,让人深思。
         作为教师,如何有效的批评学生,使其真正起到作用。是我深思的问题。
         在批评学生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学生不听规劝时,千万不要说过激的言语。因为教师的一句训斥、讽刺、挖苦的话,虽然只发生在短短的几秒种,但在学生心灵上造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有时甚至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犯错时,教师可以先做冷处理,这样就会避免以上的事发生了。因此我采取的是一种“蹲下来”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
         “蹲下来”就是需要教师采用“换位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蹲下来”是一种不错的批评方式。
         这要求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思考学生的动机,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理解学生的言行。例如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写出“火”的第四笔是什么,就有学生写成了“竖弯”,在生气的同时,采用“蹲下来”的方式看待问题,就会发现学生并不是不会,而是审题时把“四”的第四笔写上了。你看“蹲下来”的方式让老师更加理解学生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蹲下来”还表现在对待学生的方式上。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如果手握学生的小手,与学生的视线相对,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学生会有受到尊重的认识,对于老师的教育就会更加的认同了。
         另外,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还应该注意场合。人都有自尊,而且人的自尊是不分年龄大小的。小学生的自尊是宝贵的,作为教师更应该尊重孩子。在教室当众批评学生,会让学生觉得没面子,产生逆反心理;在办公室批评学生,面队众多教师,会给学生造成紧张情绪,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最好是在没有人的教室,与学生们进行单独的交流。及维护了学生们的自尊,又让你对学生的教育如春雨般滋润了学生的心田。
         只要是人就难免犯错,更何况是一个小学生。作为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要允许学生犯错。并在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逼学生作出反映。
         我们做老师的总是希望学生在犯错后能迅速承认错误,并保证永不再犯,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和老师的预想是相反的。正确的批评应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分析犯错的原因,使学生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学生们总是在不断犯错,不断改正中前进,成长的。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批评,教师应该运用好这一种手段,让其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而不是起得其反。
         “批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作为老师都应该记住这句话。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批评,只要老师的每一次批评带给学生的感觉都是“如沐春风”,就会使学生把老师的教育牢记在心中,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批评指导下走向成功。
         让我们在课改中探索、研究,从而让学生们健康的成长。沐浴阳光中!







润物细无声
                  ——谈批评中的学生心理教育











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  
梁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