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4期   作者:冯彩云
[导读] 在如今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育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冯彩云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小市镇中心学校246114
        摘要:在如今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育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互联网这一时代发展背景,及时将多媒体技术引进语文教学的课堂,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充分结合起来,进而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和阅读体验,将以往的教材内容转化成了直观、清新的学习形式了,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对此,本文针对信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下几点有效的指导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信息技术背景;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编号AH2019353)阶段研究成果。
        前言
        在现如今信息时代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一定要按照他们的个人喜好与阅读习惯,并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进而满足其课外阅读的需求。正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生,早已经熟知了基本的搜索步骤,以及具备了一定的搜索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明确课外阅读教学目标之后,利用课下时间及时引导学生搜索一些优质的课外阅读书籍,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与信息素养,不断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水平。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塑造三观的重要时期,在这时,如果家长或者教师没有采用科学的引导方式来对其进行指引,那么将会使其在课外阅读时间内产生随意和娱乐行为,浪费课外阅读的良好时光,这样是不利用学生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的,同时也难以形成信息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和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目标。比如一些具体阅读的主题、时间、内容形式等等,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学会自主安排课外阅读的学习目标,并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自己自主阅读的能力水平【1】。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QQ或微信交流群,在课前或者课后开展“好书推荐”、“优句分享”等课外阅读活动,进而使小学生在互动分享的过程当中,收获课外阅读的喜悦之情,并通过阅读共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描写风景一类的文章时,能够将其设定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目标方向,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有趣、生动的活动课件,将播放出有关风景的视频、图片等的课件共享到班级群里,让学生在欣赏完美景之后,进一步阅读指定风景类的课外书籍,使其体验到身临其境的语文美,从中感悟课外书籍当中的文字美。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互相交流阅读的心得,从而寻找关于风景描述的优美句段,以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的能力水平。
        教师应该明确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在班级群里与学生一起分享一些关于“论语”“宋词”“百家讲坛”等经典课外书籍,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强化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教师也可以把“童趣”确定为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并协同家长共同在课下为学生播放,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课外阅读水平,并在互联网时代下,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作用,以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思维导图,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思维导图在小学时期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把抽象、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变成较为生动、形象的语文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阅读,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在“选好书、读好书”的这一基础上,为学生选取优质、高效的课外书籍,以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并为其创建相对应的课外阅读情境,采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活跃课堂氛围【2】。
        例如,教师在讲到寓言故事一类的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搜集一些课外阅读的资料,进一步使他们了解课文的主题。或者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分享到家长群里,以增加亲子时间,进而创设以“小花栗鼠与妈妈”为主题的阅读情境,家长可以打开“喜马拉雅APP”为孩子播放课外阅读的音频,并根据课件当中多标注出来的重点字词,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时,教师可以协同家长一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有效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来扮演小花栗鼠,家长扮演其妈妈,通过这种课外阅读的活动形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其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或者教师还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课外阅读的思维导图,让他们在脑海当中有一个明确的阅读导图,从而使其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阅读,培养其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施展互联网时代教学优势,提升学生阅读理解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需要教师明确阅读教学的具体需求,避免课外阅读教学的盲目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这一方面的优势作用,帮助学生开拓课外阅读的视野【3】。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相关文章时,可以和家长共建一个微博的互动平台,以采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完善现实教学条件的不足之处,进一步达到与课外阅读指导、沟通的密切衔接。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难深刻地理解课文核心内涵,并无法对主人公以及各个角色的特征进行深入解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制作一些图片或者小视频的课件,并分享到微博平台上,让他们在欣赏课件内容的过程中,感受童话故事这一类型的文本特点,并与其他类型课文形成对比。教师在微博平台上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或多个小问题,让他们在阅读完课外之后进行作答,并与同伴展开讨论,以加深其对课外书籍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在微博上传一些关于绘本的动画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该视频,从而领悟课文其中的内涵,提高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课外阅读效率与质量【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兴趣点,进一步选择所要为其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短篇幅的课外阅读文章,以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和兴趣。由于信息技术所提供的阅读素材有好也有坏,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协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以丰富他们的阅读视野,监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以及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心态。
        参考文献:
        【1】翁祖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v.5(18):169-170.
        【2】王兰兰.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000(036):296.
        【3】常丽红.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33):P.46-46.
        【4】叶玉华.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19,299(Z1):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